个性说说网

李贺简介资料(精选文案90句)

一、李贺简介

1、李贺,字长吉,河南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皇室后裔家庭,年少时就才华出众,以远大自期,由于封建礼教的限制,不能应进士试,只作了一个职掌祭祀的九品小官奉礼郎,死时才二十七岁。

2、李贺还描述了自己的彷惶无措,“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后他大呼:“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3、李贺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大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4、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有得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

5、韩愈当然识货——有唐一代,无数猛人写乐府、写边塞,名篇如云,却从来没过这样凄美绝艳的画面。

6、冥冥之中,仿佛有个声音对他说:“你真的想清楚了?诗的殿堂里,已经没有你的位子了。”

7、以描写鬼神怪异为题,是把楚辞的浪漫主义与唐诗的圆熟技巧结合的一个成功范例。此类作品不算多,但在李贺诗的名作中,一半以上是属这类,后世诗评家称李贺为“鬼才”,称其诗为“鬼仙之辞”。

8、他本来应该趁热打铁,抓住机会去考进士。在唐代,科举是不糊名的,一个考生能不能考中,和他的名气有很大关系。李贺当时已颇有名气,又有了韩愈的赏识,登科的机会不小。

9、⑿西陵:今杭州西泠桥一带。

10、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11、《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12、李贺四面看去,果然,在唐诗的光辉圣殿里,诗仙、诗圣、诗佛、诗狂、诗魔、诗豪、甚至诗囚都已经就位,真的没位子了。

13、(石破天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原形容箜篌音频高亢激越,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有惊天动地的气势。后比喻文章、议论精辟奇绝,有惊人之笔。或泛指事出意外,使人震惊。

14、但是他又本能地知道,自己生命无多了。在他的诗里,频频出现鬼灯、秋坟、恨血、衰兰、腐草、冷烛、寒蟾、纸钱……无比凄美,但又让人看了发毛,每一篇都像是给自己的祭文。

15、李贺被称为诗鬼中唐时期著名诗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并称为唐代知名大诗人,因为其处在中唐时期,这时的唐朝国力衰弱,实力远不如鼎盛。只是所以李贺的诗多有郁闷,悲愤之色,其人一生也可以说壮志难酬,报国无路,心中苦闷都发泄在诗中。

16、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

17、后两句,是诗人“回头下望人寰处”所见的景色。“齐州”指中国。中国古代分为九州,所以诗人感觉的大地上的九州犹如九点“尘烟”。“一泓”等于一汪水,这是形容东海之小如同一杯水被打翻了一样。

18、李贺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多方面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形成独特的风格。李诗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长吉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长吉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他的笔下有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

19、李贺七岁写的诗词文章就颇为可观,文坛领袖韩愈、皇甫湜不信,亲自上门考察,小李贺欣然从命,提笔写下了古体诗《高轩过》,技惊四座。韩愈、皇甫湜震惊之余,亲自为李贺束发编髫。

20、主要成就:开创“长吉体”诗歌

二、李贺简介资料

1、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人,抱负远大,自视甚高。因父名“晋肃”之“晋”与“进士”之“进”同音,“肃”与“士”音近,李贺便以有讳父名而被人议论攻击,不得参加进士考试,理想抱负被无情现实击得粉碎,备尝人生苦涩,卒于故里,年仅27岁。有《李长吉歌诗》,存诗二百五十余首。其中《李凭箜篌引》为高考必背篇目,《秋来》、《将进酒》、《雁门太守行》、《马诗二十三首》、《昌谷北园新笋四首》、《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皆著名,尤以《金铜仙人辞汉歌》为,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为千古丽言,感人肺腑。

2、摹鬼描仙为写人,幽思托梦梦犹真。

3、李毅润欣醉美胡杨精灵彩虹德爱

4、《高轩过》《梦天》《雁门太守行》《致酒行》《李凭箜篌引》《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秦王饮酒》《老夫采玉歌》《野歌》《苦昼短》《马诗二十三首》《仁和里杂叙皇甫湜》《感讽五首》《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罗浮山人与葛篇》《天上谣》《浩歌》《秋来》《苏小小墓》

5、第三句“玉轮轧露湿团光”是说,下雨以后,水气未散,天空充满了很小的水点子。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汽上面辗过,它所发出的一团光都给打湿了。

6、“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

7、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8、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凡233首。宋以后,始则传诗四卷220首。稍后,南宋吴正子作注,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唐宋志皆称贺诗5卷。

9、李贺于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洛阳宜阳县三乡)一个破落贵族之家,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属于唐宗室的远支,武则天执政时大量杀戮高祖子孙,到李贺父亲李晋肃时,早已世远名微,家道中落,隐沦昌谷。

10、唐代的李贺是一个苦吟诗人,他有高度的艺术才华,醉心于浪漫主义,由于刻意的苦吟而追求创新,李贺的诗以奇著称。他的诗歌称为“长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

11、“这……当然是韩愈院长。”

12、(牛鬼蛇神)出自唐代杜牧《李贺诗序》:“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清代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若宦、幕两途,牛鬼蛇神,无所不有。”即源于此。原比喻李贺的诗虚幻怪诞,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13、后来京城羁旅,游历南北,贵族官僚的腐朽骄奢,太监集团的混乱和无能,国家的毁灭和腐败官员的无情,腐败官员的毁灭,下层阶级的苦难,进一步激发了诗人的愤慨。

14、正史所载李贺资料甚少,《新唐书》有李贺小传,其生平见于李商隐的《李贺小传》与杜牧应沈子明之请所撰的《李长吉集序》,以及一些唐人笔记如张固的《幽闲鼓吹》、彭大翼《山堂肆考》。

15、鸾珮:雕刻着鸾凤的玉珮,此代指仙女。

16、芳草犹如她的席垫,松树犹如她的车盖。

17、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18、墓地兰花上凝聚的露珠,宛如她悲伤的泪眼。

19、就像他怀念钱塘名妓的那篇《苏小小墓》:

20、“有是有,可是……只剩一个诗鬼了。”

三、唐代李贺简介

1、李贺对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贵血统这一点十分自豪,在他的降里一再提起:“唐诸王孙李长吉”“宗孙不调为谁怜”“为谒皇孙请曹植”。但实际上,他这个“宗室王孙”恐怕连大郑王房的嫡脉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

2、小李贺想去找韩愈互推,难比登天——无论文坛还是武林,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大号不和小号搞互推,怕吃亏、掉粉。

3、糟糕的心情、萧瑟的秋风、刺骨的冷雨,触发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悲苦哀愁,诗人主观情思与孤坟野鬼融于一体,托物传情,借“鬼”寄慨,以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来抒发诗人抑郁未伸、怀才不遇的深广忧愤,凝成了瑰美而冷俏的语言,读来令人胆颤心惊,毛骨悚然。(18)

4、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5、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6、(烹龙炮凤)出自李贺《将进酒》:“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明代刘若遇《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有所谓炮凤烹龙者,凤乃雄雉,龙则宰白马代之耳。”亦作“烹龙炮凤”。“炮”读pao。后人以“炮凤烹龙”(或“烹龙炮凤”)形容菜肴的丰盛和珍奇。

7、其艺术特点为: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幻缤纷,刻意创新。诗歌意象跳跃,结构不拘常法。修辞的奇巧和诗歌语言的奇峭。但有其不足,追求奇峭虚幻而往往流于晦涩险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连贯的情思脉络,难于索解。

8、第二句“云楼半开壁斜白”是说,雨飘洒了一阵,又停住了,云层裂开,幻成了一座高耸的楼阁;月亮从云缝里穿出来,光芒射在云块上,显出了白色的轮廓,有如屋墙受到月光斜射一样。

9、☞简述《倩女离魂》的艺术特色

10、⑧油壁车:妇人所乘的车,车身为油漆为饰。”

11、另一部分则很有现实主义风格,如《老夫采玉歌》,反映了贫民生活的艰苦。同时他的诗中也流露出对好景不常、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贬李者说是“牛鬼蛇神太甚”(张表臣《珊瑚钩诗话》),甚至认为是“诗之妖”(潘德舆《养一斋诗话》)。王世贞用一个“过”字来简要概括长吉诗,还是很有道理的。

12、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13、下面四句,又可以分作两段。“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是写诗人同仙女的谈话。这两句可能就是仙女说出来的。“黄尘清水”,换句常见的话就是“沧海桑田”:“三山”原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4、李贺还想奋斗,但已经没有了时间。

15、意思是:“当爹的名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假如当爹的名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16、关于苏小小的传说颇多。李绅在《真娘墓》诗序中说:“嘉兴县前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后来竟成为文学故事人物。此诗是作者联想苏小小生前其人,和死后之鬼所写的一首既是写鬼又是写人的诗篇。

17、唯美倾向。他的诗是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想和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18、经后人考证,《高轩过》当为李贺20岁时的作品,但此诗为李贺应韩愈要求现场即兴所作无疑,也反应了李贺是一位捷才。

19、☞中国古代文学史思维导图

20、公元768年,秋天。在美丽的汉江平原上,杜甫正在送一个远房亲戚去四川。

四、李贺简介及生平事迹

1、原来李贺天生早衰,不到20岁就白头了。时间对他特别珍贵。“这一次,我无论如何不能失败。”

2、元和五年(810年),这一年李贺二十一岁,韩愈调为河南令(河南府,治所洛阳),有诗《燕河南府秀才》,诗中有“惟求文章写,不敢妒与争”。可能是感怀此前李贺的不幸遭遇,诫勉本届考生。

3、个人生活虽不如意,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虽然此间心情“瞧悴如刍狗”,但增长了生活阅历,扩充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所谓贺诗“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清姚文燮语),大多数作品就产生在这一时期。他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应该说主要是这一时期写下的近60首作品奠定的。

4、严钦农:网名庒湮,1962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我是异类,在天堂和地狱间自由出入,跟人鬼神亲密接触,因而,我能轻易识别哭声和笑声。诗歌是我独有的宗教,我在诗里寻求释放和救赎。既娱人,更渡己,在喧嚷的尘嚣里,做自己尊敬的人。

5、李贺简介:(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中唐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仕途蹭蹬,贫病交加的困境下,仅仅度过了人生的二十七个春秋。生命虽短暂,但作为“唐诸王孙”的李贺,目睹朝政混暗,国势衰微,加上自己遭际坎坷,因而愤强激越,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熔铸到自己的创作中,形成了“长吉体”诗风。李贺天才奇旷,熔古烁今,又独辟路径,自成面目,以不同凡响的创意,给人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篇,在唐代诗歌史上卓然绝立,为后人所不及。李贺诗歌一直让后人交口称誉,深为赞叹,李贺是中唐至晚唐诗风转变的重要人物,在唐代诗坛和我国诗史上永放异彩。

6、有数十万粉丝的大号黄药师粗鲁地拒绝了。他“眼睛一翻”,直接来了一句:“我不见外人”。

7、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8、然而,一件意外的事打乱了李贺的计划——家乡忽然传来噩耗,他的父亲病故了,必须回老家服丧守制三年。

9、李贺诗歌诗风以空灵甚至诡异见长,在内容上主要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描写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写人民的疾苦;揭露时弊、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昏聩,歌颂边塞将士英勇卫勉等。其艺术特点为:想象奇谲,辞采诡丽,变幻缤纷,刻意创新。

10、麦子蓝莲花闵剑香雪梅京鸽米拉

11、你听了是不是险些晕倒?这也可以成立?

12、⑤香魂吊书客:指前代诗人的魂魄来慰问诗人。书客:诗人自指。

13、李贺,男,笔名,天上星,1970年出生甘肃张掖市,现居上海,一级美术师,甘肃省甘州区书协会会员,从小酷爱书法绘画,经常以墨为伴,并乐此不疲,2016年参加中国美术第七届书画大赛中,其美术作品被评为优秀奖,2017年3月参加中国好品牌艺术人物榜,荣获"品牌影响力书画家",2017年5月,参加"丹青.中国梦"美术大赛中,其作品《四大名丹》获绘画组铜奖,书法获书法组银奖,2018年参加“百花迎春"全国书画大赛中,作品《花开富贵》荣获银奖,并授予为"百花艺术家"荣誊称号,其作品被广大爱好家收藏,2018年被选入北京当代书画院,院士书画家,中国美术名家将其作品评审价格为2000/平方尺(人民币),300美元/平方尺。

14、“我要用吉利的字给他取名。”李晋肃想。他给儿子取名“李贺”,字“长吉”,希望他一生都吉祥。

15、唐宪宗时期,李贺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竟被人以避讳其父“晋肃”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为由,剥夺了考试资格。他在客栈借酒消愁。客栈主人给他讲了西汉主父偃和唐朝马周的故事。李贺即兴作《致酒行》。其中“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回乡途中,求官而不得的困境和潦倒感伤的心情。

16、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然后取道宜阳、洛阳、经河阳,入太行,过长平、高平,于深秋到达潞州。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为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

17、开头四句,描写梦中上天。

18、个人艺术照片一张(所有照片无带水印)

19、顺便说一句,这个叫沈子明的哥们有点不靠谱,回头就把这事给忘了。直到李贺死了整整十五年,这哥们喝醉了酒,一翻箱子,才发现压在底下的李贺诗稿,估计都发霉了。

20、月宫的兔子寒蟾在悲泣这幽冷天色,云楼门窗半开月光斜照粉壁惨白。

五、大儿子李贺简介

1、他没有参加金石考试,对李贺努力。他写了许多愤怒的诗,然后回到了长谷。由于李唐宗的后代,韩愈也获奖。同年5月和5月,李贺回到长安。经过部落的推荐,经过评估,父亲是官员并担任牧师。

2、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3、可惜的是,韩愈的声援也救不了李贺。所谓“文可以变风俗”,这句常常被用来称赞文豪的话,有时真的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4、正史所载李贺资料甚少,《新唐书》有李贺小传,其生平见于李商隐的《李贺小传》与杜牧应沈子明之请所撰的《李长吉集序》,以及一些唐人笔记如张固的《幽闲鼓吹》、彭大翼《山堂肆考》。

5、日后,这个孩子将会从自己手中接过熊熊火炬,照耀唐诗的辉煌之路。

6、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

7、家里很担心:“你虽然是大唐王孙,但是家道败落了,说是富农都够呛。现在考试都要托关系,你的写作风格又这么魔幻,谁帮你啊?”

8、“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字词上浓妆重墨,经常选择感情强烈或生新拗折的字眼,使用比较特殊的修辞方法,如喜用“啼”、“泣”、“腥”、“酸”、“冷”、“鬼”、“死”等字,使诗歌充满幽冷哀伤的色彩。

9、Magickey清风小月

10、小李贺要打动大文豪韩愈,只有一条路:拿出猛的诗,让韩院长吓一大跳。

上一篇上一篇:涉江采芙蓉(精选文案127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