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李白写的黄鹤楼的诗(精选文案67句)

一、李白写的黄鹤楼古诗

1、登黄鹤楼的的作者是诗人王之涣,古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船。

2、白诗歌各具特色,风格多变,以“飘逸”二字难以概括其不同时期的风格。出蜀前后,李白游奇览胜,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诗歌“飘逸”的风格比较明显;一入长安受到挫折,但他并未失去希望,诗风豪迈奔放、感情炽热,反复歌咏自己有才必用;二入长安之后,李白仕途坎坷,国事也日断衰败,苍生水深火热,诗风一步步接近现实,豪放之中充满忧国忧民的沉郁之情;晚年流放夜郎之时,李白多以衰怨悲痛的笔调抒发情怀,揭露现实,鞭挞社会,诗风明显转为悲壮。

3、王安石经典的一首宋词,被誉为“两宋名家皆不可及”

4、江洲两岸的树树桃花临水盛开,将晶莹明澈的江水染得像一匹绚烂夺目的锦缎,随着江波的起伏,一浪一浪地涌向岸边。

5、试与天公比高的

6、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7、读这首诗,极爱“芳洲之树何青青”和“长洲孤月向谁明”,意沉悠远,余味无穷。

8、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9、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10、那么话说回来,“狂人”李白是不是真的因为崔颢写了这首诗在黄鹤楼上,就再也没写过关于黄鹤楼的诗句呢?显然不是,不然“故人西辞黄鹤楼”一句又是怎么来的呢?

11、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12、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13、比如他的《古游侠呈军中诸》:“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回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战,何如随建威。”整首诗读来让人激情澎湃,确非闺怨情事之哀婉所能比。

14、不仅如此,后来,李白还为这一著名建筑写下了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15、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16、李白读完崔颢的诗,顿时觉得这首诗写出了连他自己也无法表达的感情,只好自愧不如,在崔颢的题诗旁边,随便做了一首打油诗:

17、《唐诗镜》:太白七言,绝无蕴藉,《鹦鹉洲》一首,气格高岸。

18、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19、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20、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二、李白写的黄鹤楼的诗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2、把酒酹(lèi)滔滔,

3、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写一首让你知道什么叫诗歌的诗给你看看,再与你一起寻找诗中烂漫的春晖。

5、楚思渺茫去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6、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7、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8、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9、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10、《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朗月行》(节选)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12、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13、虽说李白游赏完黄鹤楼,诗兴大发之际看见了崔颢题于黄鹤楼上的这首《黄鹤楼》,并感慨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是,这个满怀才思的男人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于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出来了。

14、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15、《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人谓此必又拟《黄鹤楼》,似也。圣叹云:一蟹不如一蟹。以予观之,则殊未肯让崔独步也。前半亦是顺叙法,而却以凤凰台之二句展作三句,可见伸缩变化,皆随乎人,岂当为格律所拘耶?“芳洲之树何青青”,较“白云千载空悠悠”更具情趣。

16、李白兴冲冲地走过去,刚提笔,突然看到了此门上还留着崔颢写下的《黄鹤楼》。

1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8、回思我们读过的李白诗作,确实全无黄鹤楼之作,唯有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带了黄鹤楼之名,也不过是借了地点的送别诗,而非专为登楼所赋;还有一首《鹦鹉洲》专赋长江鹦鹉洲而避开黄鹤楼。两首诗严格而言都算不得黄鹤楼诗。除此之外,难道李白真的没为黄鹤楼写过诗吗?

19、其中,第二幅和第三幅画,画的便是唐朝的贾岛、顾况、宋之问、崔颢、李白、孟浩然和王维,以及刘禹锡、白居易和杜牧等十位诗人。

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三、李白写过的黄鹤楼的诗

1、李白登上黄鹤楼,看到崔颢写的《黄鹤楼》说了一句:“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2、当年,在白居易为黄鹤楼写诗的时候,正好是此楼被烧毁的时候,同时也是白居易被贬到此时。在这两种心情下,这位著名的诗人便写下了一首颇为萧条的诗:

3、这是一首仿作,但写得怎么样呢?来看后世学者的评价:

4、从唐代起,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

5、现在我们去黄鹤楼玩的时候,会拜倒在它的宏伟气势之下,感慨中国工匠的技艺,感谢老天爷的仁慈,为我们留下如此宝贵的文物。尽管不愿承认,但还是要不无遗憾的告诉你们,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楼,它其实重建于1985年,仿的是清朝同治年间的黄鹤楼。

6、因为有了这则故事,虽然那座题写了这两首诗文的黄鹤楼在后来被毁,但人们又在黄鹤楼的旁边,修建了一座亭子,并为这座亭子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名为“搁笔亭”。

7、点击上方“诗刊社”可以订阅哦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gùrénxīcíhuánghèlóu故人西辞黄鹤楼,yānhuāsānyuèxiàyángzhōu烟花三月下扬州。gūfānyuǎnyǐngbìkōngjìn孤帆远影碧空尽,wéijiànchángjiāngtiānjìliú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篇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诗人李白作。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广陵,即今江苏扬州。全文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前两句轻快流畅,意境优美。后两句情景交融,显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是千古传唱的名作。表达了诗人与老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9、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文解释)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诗文赏析)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10、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1、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12、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诗人在黄鹤楼留下的此诗,在后来建成的黄鹤楼景区内的奇石馆内,还刻成了一块以崔颢题诗的浮雕石照壁,精美。

13、骑黄鹤的仙人无所依凭。

14、隐娘想起白居易的一句诗:此时无声胜有声。所有的不舍都在李白的这一眼之中了。

15、点击“阅读全文”即可收听课程

16、前四句中,出现了三个“鹦鹉”,与崔颢诗中前四句中三个“黄鹤”何其相似,一唱三叹,令人回味无穷。

17、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18、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19、李白登黄鹤楼写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本诗描写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

20、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四、李白写的黄鹤楼古诗大全

1、相传由东汉末年祢衡在黄祖的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时,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的《鹦鹉赋》而得名。

2、楼前黄鹤不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

3、这样的李白,可爱真性情,有才华,而这正是他千百年来为后人所喜爱的原因吧!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万顷烟云连梦泽,一川风景借西州。

6、这些诗文分别被刻写在当时黄鹤楼的门柱、大厅和墙壁上。不过,后来这些古老的墨宝都在黄鹤楼被毁时一起被毁,但这些诗歌却被人们记录在古籍中,一直流传。

7、李白在诗中,将祢衡比作鹦鹉:

上一篇上一篇:关于中秋的诗有哪些简单的(精选文案67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