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初中语文课本中苏轼的作品(精选文案111句)

一、苏轼的作品

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此帖无年款,据清翁方纲所考,帖中所言陈太守放营妓周韶事,杭人称誉。

3、苏轼手札。冲和自然,轻松自如,笔墨挥洒之间,别有一种书卷气息和超尘脱俗的笔情墨韵。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5、三个80后美女博士写书法,气场都很大,是人漂亮还是书法漂亮?

6、碑书于欧阳修逝世后近二十年,无一笔松懈,无一字不缜密。在笔画的披拂之间既得其遭劲,又显示洒脱之美,其捺与撇往往十分舒展,如举手投足之自如萧散。笔笔用力,沉着宽厚,显出雄强;而又巧寓对比,错综变化,显示灵逸。

7、其散文、书画、诗词等均有极高成就。

8、苏轼《获见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9、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10、书法是瞬间艺术,却靠一生功夫

11、赠刘景文[苏轼]

12、在他的前半生中,作品还是大多以小儿女的情思为主,想念亲人,想念故土,希望能与家人团圆,在人生的黑暗的时候,盼望有一丝丝温情温暖他那受伤的心灵。在这个时间段,他的代表作以《水调歌头》这一类型为主,《水调歌头》便是代表作品。

1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4、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5、浣溪沙(画隼横江喜再游)[苏轼]

16、(唐代古文运动,可祥见笔者的另外一文)

17、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18、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19、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苏轼]

20、该帖为宋神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58岁时书。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著录。后有蔡松年、施宜生、刘沂、高衍及张弼、高士奇、沈德潜等明、清人跋。此帖已流入日本。施宜生谓“颂大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此两诗为逸诗《李太白文集》所不载。太白之诗共两首。第一首娓娓道来.仙气拂拂,引人入胜。第二首凄清空逸超脱人寰。书则第一首灵秀清妍,姿致翩翩,后10句渐入奇境,变化多端,神妙莫测。第二首驰骋纵逸,纯以神行人书合仙气飘渺,心随书走,非复人间之世矣。此书境界,颇难企及。

二、初中语文课本中苏轼的作品

1、登山则情满于山。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登山并留下了很多佳句,杜甫在《望岳》中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寓意登高望远,也成为今天推介泰山的一张名片,李白去过庐山,写下了著名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因其所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苏轼用另一种方式看庐山,其《题西林壁》别具一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景中有情,情中有理,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告诉我们看待人和事物不能以偏概全,应全面客观。

2、诗歌:《赤壁赋》、《后赤壁赋》、《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3、译文: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杜鹃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4、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为传世名作。

5、此帖信手写来无拘无束,横竖斜直,率意而成,挥洒自如,姿态横生。笔力雄健,骨劲肉丰,更可展示作者的书法风格。曾经明项元汴,清安岐、清内府递藏。原帖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影印件行世。

6、书法难是脱俗,人俗字必俗!

7、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8、苏轼《治平帖》卷,宋,苏轼书,纸本,行书,纵2cm,横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11、①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官累至吏部侍郎。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创导者。其所作记叙文,写人记事,注重于形象的描绘;抒情散文亦能与叙事融合,情真意切;论说文则以简洁、透僻、严谨见长。

12、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苏轼]

13、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苏轼]

14、有著作《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宋徽宗时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曰:吾虽不善书,知书莫如我。

15、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16、翁氏收藏此帖后,又引起了是否钧填本的争论。因存世苏书钩填本很多,而此帖纸质擦损严重,“有二一描失处”,故疑之。但翁氏肯定说这是真迹本,并将此帖与《快雪堂帖》刻本逐一比较,而断定《快雪堂帖》刻本所据乃为董其昌记载所见之摹本。在没有寻找到更多的证据前,我们尊重翁氏之论,也是有道理的。

17、苏轼《屏事帖》书于1085年(元丰八年)

18、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9、这件作品写于苏轼被放杭州一年之后。这一年,苏轼在西湖上修筑了南北长堤,便是后人称颂至今的“苏堤”。辩才是苏轼的一位僧人诗友,他的这幅作品就是盛赞辩才老师超然物外、仙风道骨,自己与辩才能二老同游,当是人生幸事。大千世界,一切有法,且如是观之。作品落笔沉着、从容,已没有十年前书写《黄州寒食诗帖》时的激宕,墨色浓重却透着清雅之气,丰腴浑厚仍有秀逸之质。

20、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三、初中学过的苏轼的作品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苏轼《东武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苏轼的主要作品集有《东坡全集》、《东坡七集》、《东坡集》、《东坡大全集》、巜东坡备成集》、《苏轼全集》、《苏轼文集》等

4、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5、△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

6、苏轼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8、李白仙诗帖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9、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10、此两帖清初为安岐所藏,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1945年散失民间。1982年12月上旬发现并入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卷前隔水、引首在散失时被人撕掉,造成残损。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11、苏轼《人来得书帖》北宋苏轼书。纸本,纵5厘米,横1厘米。正文行书十六行,共192字,款署“轼再拜”,但未署发信年月。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2、此帖四行,四十二字。每字各具姿态,皆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灵变无常,神采飞扬。行间气脉贯串,全幅气韵生动。笔法精严,但不拘束;姿态妍美,但不做作;一切自在有法、无法之间。作者的学问才气发于笔端,与书札的萧散风格相吻合。

1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4、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15、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16、有任何建议及推荐内容可与我们交流

17、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一作:断肠)

18、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丑书”

19、晚年。《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作于元符三年(1100)自海岛北返大陆渡琼州海峡时;《答谢民师书》,作于元符三年(1100)苏轼去逝前一年。

20、苏轼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四、苏轼的作品戏贾梁道中指人物的是谁

1、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2、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3、苏轼书法作品精选48幅

4、这个问题仍然是两个,需分别作答:

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6、其创作思想,主张实用,反对骈体,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韩愈、柳宗元所领导的唐代古文运动,不仅有力地打击了风靡三百年的绮丽柔弱的文风,而且直接启示了北宋的文学革新运动,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7、QQ:535757222

8、曾获泰安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泰安市创新课一等奖、泰安市混合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9、代表作:《师说》、《进学解》、《张中丞传后序》、《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

10、苏轼讲自己书法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11、1989年11月25日,我国邮电部发行了T144《杭州西湖》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1枚,小型张的边纸上印有多首古诗,其中一首即是苏轼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书法作品:《中山松醪赋》、《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等。

13、1100年(元符三年),苏轼被诏徙廉州,路过澄迈时未遇赵梦得,便留此札。为其晚年书迹之代表。全作信笔写来,浑然天成。此札用笔劲利,结体斜向右上,时人认为颇有李邕(北海)之风,如黄庭坚语:“沉著痛快,乃似李北海。”,“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是苏轼对自己书法的评语。相异传统的笔法与特殊结字,是其书法中受赞赏的部分。

14、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

15、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

16、王菲所唱过的《水调歌头》更是唱出了一种别样的凄美感,天后的歌喉果然是名不虚传,实力可见一斑。

17、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18、洞仙歌(江南腊尽)[苏轼]

19、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0、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五、苏轼的作品集

1、译文: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2、他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明董其昌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3、《宋词》邮票也是继《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之后,中国邮政发行的又一套与苏轼等有关的文化题材邮票。2012年8月31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宋词》特种邮票,该套邮票1套6枚,每枚邮票面值2元,共计2元。该套邮票为胶印,分别表现6位宋代文学家的词,内容上选取了婉约派和豪放派代表词人的代表作,其中就有苏轼的《赤壁怀古》。该套邮票是宋朝诗词系列邮票中的首套,作为龙头品种,升值空间较大。

4、苏轼《覆盆帖》,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释文:此确云同归院,亦不云宿于院中,不知别有文字谬得?是宿学士院为复。只是此家传说如此?乞更批示。轼白。今尝改云:宿学士院为复,且只依旧云宿待漏舍,幸,批示。

6、苏轼《新岁展庆帖》书于1081年(元丰四年)纸本,行书,前帖纵2cm,横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7、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8、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9、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0、点上方蓝字可免费订阅关注

11、苏轼楷书学颜真卿、杨凝式,用笔丰腴跌宕、藏巧于拙,极富情趣。而此碑,明王世贞云:“东坡书柳子厚《罗池铭辞》遵劲古雅,是其书中第一。”

12、《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行香子·过七里滩》;《永遇乐·明月如霜》;《西江月·重九》;《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念奴娇·赤壁怀古》;《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蝶恋花·春景》;《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望江南·超然台作》。

13、创作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各种文章4500篇。他的诗、词、散文书画里表现出的豪迈气概和优美情致,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在生前倾倒世人,被奉为天下文宗,而且死后声名益隆,雄视百代,彪炳千秋

14、苏轼作品如下:《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赤壁赋》,苏轼被贬黄州后的作品,寄托了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题西林壁》,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和子由渑池怀旧》,此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泗州僧伽塔》,此诗通过抒写作者一行人能顺利过江不是因为得到神的帮助,把一向无法摇撼的祈神祷佛说得毫无道理,指出神道的虚妄。

15、入仕之初。《和子由渑池怀旧》。

16、释文:宣猷丈丈计已屏事斋居未敢上状至常乃附区区轼惶恐

17、入仕之初。《和子由渑池怀旧》,作于嘉祐六年(1061)苏轼赴凤翔上任路过渑池时。 诗案前的平静期。《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作于熙宁六年(1073)杭州通判任上;《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作于熙宁八年(1075)密州知州任上;

18、此帖本文在孔凡礼校点《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四里题为《与友人一首》,并与《屏事帖》本文编在一首内,不知何据。在曹溶收藏《眉山苏氏三世遗翰》装帧在同一开里,也不知有何关系。但根据内容来看,似与《屏事帖》一样,皆为旅居所作。帖中“久留叼恩,频蒙馈饷”,这是对款留自己的主人的感激之意。元丰七年十月东坡上表乞居常州,到元丰八年三月至南京,等候皇帝发落一段时间所作。如是,则与《屏事帖》在时间上、在收藏者的关系上,就有一定的联系了。

19、南乡子(霜降水痕收)[苏轼]

20、黄州寒食诗帖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一说存台湾私人手中。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那时苏轼因宋朝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作了二首五言诗。

六、苏轼的作品

1、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2、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苏轼]

3、唐代的:韩愈、柳宗元。

4、沁园春(孤馆灯青)[苏轼]

5、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6、次韵秦太虚诗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7、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苏轼]

8、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9、又或者是苏轼所作的《春宵》里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亦或是《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0、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11、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上一篇上一篇:春天的古诗配画(精选文案56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