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骚必修二原文及翻译
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2、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衰老。
3、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5、重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6、我用树木的根编结茝草,再把薜荔花蕊穿在一起。我拿菌桂枝条联结蕙草,胡绳搓成绳索又长又好。我向古代的圣贤学习啊,不是世间俗人能够做到。我与现在的人虽不相容,我却愿依照彭咸的遗教。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8、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流水而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9、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10、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
11、我本想在灵琐稍事逗留,夕阳西下已经暮色苍茫。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
12、(“方为”,正是;“何……为”,固定句式,为什么……呢?)
13、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14、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15、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16、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17、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
18、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19、答案:上衣:制芰荷以为衣兮;下衣:集芙蓉以为裳;
20、10而征一国“而”通“能”
二、离骚必修二原文及翻译拼音注释
1、答案: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2、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
3、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4、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列传》,看看司马迁是怎样认识与评价屈原的。
5、我泣声不绝啊烦恼悲伤,哀叹自己未逢美好时光。拿着柔软蕙草揩抹眼泪,热泪滚滚沾湿我的衣裳。铺开衣襟跪着慢慢细讲,我已获得正道心里亮堂。驾驭着玉虬啊乘着凤车,在风尘掩翳中飞到天上。早晨从南方的苍梧出发,傍晚就到达了昆仑山上。
6、槌床便大怒(床,古义:指坐具;今义:供人睡觉用的家具。)
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篇幅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抒情诗,共373句,近2500字。
8、石破天惊逗秋雨:补天的五色石(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逗,引。
9、(“庸”,岂,哪里;“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
10、“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屈原后悔的是什么?他真的后悔了吗?
11、第10段的关键句有:
12、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13、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14、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15、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16、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译: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
17、守节情不移(守节,古义:遵守府里的规则;今义:妇女不改变节操。)
18、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9、(3)第六段探究成果展示。
20、吴质:即吴刚。《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三、离骚必修二原文及翻译朗读带拼音
1、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2、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3、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4、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5、初七及下九。(初七:七月七日,乞巧节。下九: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初九为中十九为下九)
6、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各自的目标,令人叹服,同时也给我们以启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应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哪怕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自己的生命也是值得的。
7、译: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如果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以达到那里却没有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看来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随以怠:随之而怠。至于:到。幽暗昏惑:形作名,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相:帮助。尽吾志:志,志向,引申为“努力。其:难道)
8、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9、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忆往昔,我三代先王的德行是那么精纯,一丛丛芳草鲜花簇拥着他们。那时节啊,花椒与桂树层层相间,哪里只是蕙草与白芷散发芳芬?哦!唐尧和虞舜是多么正大光明,他们遵循着正道,向着光明迈进。夏桀和商纣是多么狂乱啊,只想走捷径,抄小路,结果使自己走向困境。那些党人是这样苟且偷安,他们一步步走向死胡同而不思反省。难道我担心自己会遭受灾祸?不,我担心的是楚国的车驾将要覆倾!急匆匆,我为王朝的复兴前后奔波,希望跟上前代明王的脚印。君主啊,你不能体察我的一片衷情,反而听信谗言,对我大发雷霆。我明明知道直谏忠会招灾惹祸,但我怎么能看着祖国沉沦!我敢手指苍天让它给我作证,我对你完全是一片忠心!
10、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11、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
12、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13、(2)表现作者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
14、于是余有叹焉。(于是,古义:对这件事;今义:表顺接。)
15、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16、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7、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18、译:我驻守的地方还不安定,没法托人去打听家里的消息。(定:安定。使:指使、委托。聘:打听,询问。)
19、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0、怀有这样高尚的人格追求,在现实中又有这样的遭遇呢?
四、离骚必修二原文及翻译朗读
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2、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3、我找来了灵草和细竹片,请求神巫灵氛为我占卜。说:看谁真正好修必然爱慕。想到天下多么辽阔广大,难道只在这里才有娇女?”说:谁寻求美人会把你放弃?世间什么地方没有芳草,你又何必苦苦怀恋故地?”谁又能够了解我们底细?
4、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5、陈辞完毕后转而借幻想的形式遨游天地,上下求索,以寻找志同道合的知己和实现理想的途径。后上下寻求全归于失败。天上人间,都是一样“溷浊”,蔽美称恶,嫉贤妒能。第三部分从“索藑茅以筵篿兮”至“蜷局顾而不行”,是从灵氛、巫咸形象的出现开始。
6、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7、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8、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
9、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0、古人的称谓:可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可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子20岁(弱冠)女子15岁(及笄)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而对平辈或尊辈是处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称李白为李太白等等。可称籍贯:如孟襄阳、柳河东、王临川等。有时几种称谓混合起来称呼,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庐陵”是籍贯,“萧君圭”是姓名,“君玉”是字。
11、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鸷”比拟诗人,“鸟”比拟周围群小。
12、游目:纵目瞭望。
13、腓(一作衰):指枯萎。隋虞世基《陇头吟》:“穷求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14、屈原正道直行、志洁行廉、正直忠诚、直谏从容,这些品格体现在他的整个生平当中。但无论哪个人生阶段都可以用“悲”字来呈现司马迁的情怀,即为他的政治才能不被重用,志洁行廉的不被赏识,正直忠诚的不解,直谏从容的不听而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