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38)小学必背古诗75首—江南春唐杜牧(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2、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3、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瘖之意。又若神凤飞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
4、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作者在秋日里有感而发的思乡情怀,是有我之境。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
5、(40)小学必背古诗75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6、点上方绿标收听唐诗宋词朗读者
7、⑵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译文为: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9、(24)小学必背古诗75首——春夜喜雨唐杜甫(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0、zuò zhě:mǎ zhì yuǎn
11、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12、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13、《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时的作品之现实的体验、愤世,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饱腹之学,无所用之。失意、痛苦、悲凉、孤独,一切衷肠,只能用枯秃的笔,痛吐出来,倾诉出来。
14、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
15、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16、笠翁对韵下卷·一先(少儿跟读版)
17、(好文诵读13)《藏羚羊的跪拜》王宗仁
18、(41)小学必背古诗75首—春日(宋)朱熹(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9、(13)小学必背古诗75首——赠汪伦(唐李白)
20、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二、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是哪个朝代的
1、这份资料全国通用,帮助很多考研学子成功通关!
2、《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3、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5、(07)初中必背古诗词——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6、这里是朗读者的聚集地,你来朗读,你来倾听!
7、1:小院破屋微漏光,蓝朵白花醉人肠。落蕊凋零碧天映,破壁浓茶饮秋香。2:晚秋柳影玉泉边,蓝朵疏落何人怜。落蕊轻柔携飞声,北国松秋意留连。3:碧天蓝朵白花秋草小院浓茶碧天破屋漏光青丝白发低头不语梦里花4:小院不胜西风寒,白花泣秋草结怨。漏光飞声畅碧天,蓝朵依然夜留连。5:秋草白花伴飞声,碧天小院饮浓茶。残垣破壁虽漏光,蓝朵不似晚云霞。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10、而马致远的经历却没有杨过小龙女那么幸运,残酷的现实只能让他素手无策,唯有远走他方寻求慰籍。
11、(63)小学必背古诗75首——忆江南词三首唐代白居易
12、三字经全文诵读带拼音解释视频(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3、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14、(69)小学必背古诗75首——村晚稚子弄冰
15、(美文欣赏14)庄子名篇《逍遥游》康辉诵读附翻译王宠小楷作品
16、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17、(47)小学必背古诗75首——凉州词(唐)王翰(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8、(49)小学必背古诗75首——渔歌子(唐)张志和(少儿国学经典诵读)(50)小学必背古诗75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9、(诗文欣赏)千字文全文朗读带拼音解释(附历代名家书法真迹)
20、(合集)小学必背古诗75首
三、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书法作品
1、(11)中学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前出师表三国诸葛亮(附名家书法真迹)
2、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3、(53)小学必背古诗75首——三衢道中(南宋)曾几(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4、(01)中学必背古诗—赠别二首杜牧(国学经典诵读)
5、(45)小学必背古诗75首—泊船瓜洲(宋王安石)(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6、tiān jìng shā·qiū sī
7、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8、(诗词欣赏)母亲节,在古诗词中读懂母爱
9、冷冷清清,坐落的小桥,似给旅人铺路,又似让旅人沉落。路漫漫其修远兮,官宦仕途又几何。零汀的人,纶巾青衫,满身风尘,踽踽独行。“流水”“人家”,似喜似怨;原野,“流水”是意境,“人家”是夙愿,却难赋深情,一双哀淡的秋目,拂袖欲断水,愁绪任横流。驿站飘失了,残留的“古道”依然通向天际,功名利禄,仕途失意,难耐凄凉,是是非非,融进萧萧悲凉的“西风”。瘦弱羸马,驮着书卷,催着旅人,行吧行吧。人生失意常八文人的落魄,漂泊的流离,谁道世事不唯艰?
10、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11、(57)小学必背古诗75首——小池宋杨(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2、(读经典03)读经典——杨绛《我们仨》感人至深
1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4、三字经(十三有连山有归藏)(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5、(65)小学必备古诗75首—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16、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17、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
1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9、国学诵读——增广贤文上
20、(3)小学必备古诗75首——江南汉乐府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拼音版
1、(美文欣赏08)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
2、《天净沙》一曲,篇幅虽短,却为极多人所知晓,不失为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字,刻划出一幅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起首三句为鼎足对,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这里,作者创造性地将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同时,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
3、笠翁对韵:下卷六麻(国学诵读)
4、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枯藤老树昏鸦。衬托游子对家乡思念)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对家乡的情怀想念)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古道西风瘦马。抒出自己的悲痛)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夕阳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人浪迹天涯,思念到肠断。(断肠人在天涯。比喻游子思念家乡的悲心,痛到了“肠断”!)。
5、(43)小学必背古诗75首—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6、(2)小学必背古诗75首—春晓
7、(10)中学必背古诗词——岳阳楼记宋范仲淹(附董其昌文征明等名家书法作品)
8、(5)小学必背古诗75首—长歌行汉乐府
9、三字经(三香九龄能温席)
10、(59)小学必背古诗75首——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国学经典诵读)
1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12、书法练习古诗:涉江采芙蓉
13、2018年文学考研必备资料《通关宝典+秒杀题集》发售啦!(点击查看详情~)
14、《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扩展资料: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在至元二十二年到至元二十四年(9)(1285年—1287年)间曾担任江浙行省务官,元贞元年到元贞三年(1295年—1297年)间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等组织了“元贞书会”,与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
15、(诗文欣赏)文言文名篇《桃花源记》陶渊明
16、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17、其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二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其三西风塞上胡笳,明月马上琵琶,那底昭君恨多。
18、(国学启蒙《增广贤文》教念)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19、(09)中学必背古诗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20、译文: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古树,黄昏时分的乌鸦飞回树上栖息。小桥下,溪水流过两岸的人家。有个旅人骑着一匹疲惫的瘦马,迎着凌冽的秋风,缓缓行进在古老苍凉的道路上。傍晚的太阳正在西面落下,旅人极度忧伤,漂泊在远离故乡的地方。
五、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翻译
1、书法日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⑷古道:古老破旧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3、(08)中学必背古诗词—南乡子·送述古苏轼
4、(44)小学必背古诗75首——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5、(26)小学必背古诗75首——江雪(唐)柳宗元(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6、(4)小学必背古诗75首—敕勒歌北朝民歌
7、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8、笠翁对韵:下卷五歌(国学诵读)
9、(71)小学必背古诗75首——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
10、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有三个对偶的诗句,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1、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12、而金庸的《神雕侠侣》,也是一部道教韵味十足的著作,里面也有很多全真教的情节,像王重阳的活死人墓,全真七子等在古代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小说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绝情谷。绝情谷中有一处断肠崖,写满了杨过和小龙女爱恨缠绵的岁月。但杨过和小龙女是幸运的,因为杨过在绝望中跳下断肠崖才能重遇小龙女,经历千辛万苦的他们终能实现在一起的夙愿。
13、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14、(66)小学必背古诗75首——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15、毛笔小楷灵飞经(刘老师临)
16、(美文欣赏11)刘瑜家书《愿你慢慢长大》
17、(60)小学必背古诗75首——竹石清郑燮(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8、(国学启蒙《增广贤文》教念)(2)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19、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20、意深,含蓄无限,玩味无穷;调高,心驰物外,意溢于境。是境,是景,水乳交融,情景映衬;是意,是情;相辅相成,相济相生。怪不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曰:“文章之妙,亦一言蔽之,有境界而已。精品,不可不读;美文,不可不品。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
六、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论语诵读——颜渊
2、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3、(23)小学必背古诗75首——别董大(唐)高适(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4、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5、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夕阳早已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6、三字经(十一凡训蒙须讲究)(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7、《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句子是“,“。
8、这首《天净沙秋思》以极其干净简练的语言、特征鲜明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秋日傍晚乡野萧索凄清的图画:太阳快要落山了,西风飒飒,乌鸦正在飞回枯藤缠绕的老树,小桥流水边有着几户人家,显得有些冷落肃杀。就在这个时候,村外古老荒凉的小道上,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驮着彷徨无依的游子还在赶路,看得出这身在异乡的人儿是多么地想家。在这里,一个“断肠人”写出了浪迹天涯、漂泊不定的游子孤苦、苍凉的心境。作者将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同时,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景为情设,情由景发,情景交融,物我合强烈地烘托出了游子沦落天涯的羁旅愁怀。
9、(54)小学必背古诗75首—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10、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11、论语诵读——论语(宪问篇四)(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2、朗读,陶冶情操,升华修养!
13、马致远是元代著名大戏剧家,也是当时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四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著有杂剧十五种,存世的有《青衫泪》、《汉宫秋》、《岳阳楼》、《荐福碑》、《任风子》、《黄粱梦》、《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14、诗如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15、我们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美图均来自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敬意与感谢!
16、(16)小学必背古诗75首—静夜思(唐李白)(少儿国学经典诵读)
17、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