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类型
1、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2、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3、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4、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5、(答案)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6、③后诗中的××字,则表现了诗人对××的××,抒发了其××的情怀。
7、通过描述历史事件来警示统治者要善待百姓。
8、(19高考专题一)病句辨析大法
9、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
1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1、■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12、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13、通过对所见之境的描写,表达对事物的喜爱、赞美之情。
14、④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其所用手法,继而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15、(《南乡子丶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面对锦绣河山,缅怀历史人物)
16、思路: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在诗歌中的证据。
17、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18、①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
19、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20、④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
二、宋代诗歌类型
1、常见八种诗歌体裁类型:怀古诗;咏物诗;写景诗;战争诗;行旅或闺怨诗;送别诗;抒情诗;叙事诗。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2、所有耀眼的地方都没有黑暗吗?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
5、感时生情:①望月怀远②鸿雁传书③折柳送别④杜鹃啼血
6、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意象特点;
7、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
8、〖1〗离开家乡,就会有离别,因而产生“送别诗”
9、③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
10、对现实生活官场腐败、战火纷飞、支离破碎、民不聊生的不满,表达对和平年代的向往。
11、⑤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
12、③指出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3、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与古体诗。相对应的是近体诗(唐时称今体诗,宋以后称近代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式,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
14、作者远观边塞风光,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15、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16、[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
17、(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8、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
19、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20、从情感入手,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三、王维诗歌类型
1、怀古伤今:古盛今衰、物是人非
2、〖3〗在家,年龄大了,不免要婚嫁,于是产生了“闺怨诗”;
3、③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
4、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
5、①两诗中均写了××字。
6、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
7、〖7〗流浪的岁月总免不了想家,于是便产生了“思乡怀人诗”。
8、(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9、(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10、答案示例: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步骤一)。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步骤三)
11、这两首诗都写了××形象(意象);前者侧重写了××,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而后者则着重写了××,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12、常出现的人物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
1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4、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15、?第一种情况——离开家乡
16、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集中的反映。
17、怀人伤己:对比失落型、同病相怜型
18、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
19、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语言具有音乐美。
20、?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四、汉武帝诗歌类型
1、〖5〗游玩累了,待在荒山野岭里不走了,种种菜,垦垦田,于是产生了“田园诗”。
2、类型四:比较诗歌的情感态度
3、(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4、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5、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7、(19高考专题九)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8、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9、(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10、(5)主要内容: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11、对丈夫的关切牵挂,反映战争的残酷。
12、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4、分析主旨(情感)型题
15、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
16、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17、(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
18、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19、③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或给人的启示和思考。
20、《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为主要考查内容。其中,对形象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诗眼和炼字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常见的表达技巧上。
五、春夜喜雨是什么诗歌类型
1、诗歌按音律又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2、所有的黑暗地方都看不到眼睛吗?
3、你是否同意某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为什么?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4、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5、(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6、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是诗和文的渗透、交叉产生的新文体,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
7、颈联;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感情(1分)。?
8、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9、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0、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11、常年在外、离家遥远,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以及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
12、(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13、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14、那么,教出高考满分学生的老师,会立刻、马上、免费地出现在你的面前!
15、问:“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6、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17、(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