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的诗句
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传说唐武宗酷爱张继这首《枫桥夜泊》诗,在他死前一个月,敕命京城第一石匠吕天方精心刻制一块《枫桥夜泊》诗碑,说自己升天之日,要将诗碑一同带走。并且,唐武宗临终颁布遗旨:《枫桥夜泊》诗碑只有朕可勒石赏析,后人不可与朕齐福。若有乱臣贼子擅刻诗碑,必遭天谴,万劫不复!
3、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
6、河流的版本,被反复修改
7、我爱你愿为你生愿代你死
8、焕然一新地发出熟稔的声音
9、玉箫知此意,宛转采莲歌。
10、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11、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
12、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3、天津桥下的冰刚刚冻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几乎已经没了行人。
14、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的话,便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父老乡亲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便被称为断桥。
15、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杂题九首》司空图
16、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17、10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18、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唐·李白
19、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沈园二首》宋·陆游
20、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温庭筠《相和歌辞·常林欢》
二、泸定桥的诗句
1、站在桥上看风景,仿佛岁月都变得温柔。
2、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3、(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
4、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5、书此数语桥柱上 —— 宋 · 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6、苏味道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
7、●通兴桥位于金港镇后塍街道,是建于民国元年的一座三孔桁架式沙石桥,为当时南横套河上大的石桥,连接后塍中街和北街。名取南北沟通、兴旺发达之意。后塍历来街市繁荣,商贾云集,此桥功不可没。一九八一年拆除,二零零三年重建。
8、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9、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诗文来赞颂它。
10、皋桥依旧绿杨中,闾里犹生隐士风。唯我到来居上馆,不知何道胜梁鸿。——皮日休《皋桥》
11、看亭台水榭,杨柳依依,一树红杏,一群野鸭,极目之处,尽是风华。
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宋 ·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13、“智者搭桥、愚者筑墙”,“修桥铺路、积善成德”。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优秀的造桥文化,并且造桥本领高强。华夏的桥乡应在南方而非北方,当以河网如织的水乡绍兴为,今日绍兴市共有桥梁一万零八百一十九座,是举世的“万桥市”,其中古桥有廊桥、亭桥、塘桥、闸桥……等等,功能与造型各异,有的桥梁还可以搭戏台,船家在舟中、耕家在岸上,都可一览兴亡故事与人间种种恩爱情仇。曾孕育出《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千古绝唱的江南水乡人,不屑一顾美国电影《廊桥遗梦》里那条歪歪斜斜的烂木桥——朽木之侧如何能擦出爱情的火花?!以多桥著称的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每平方公里建桥不过0.66座,而绍兴市境内每平方公里竟有桥31座。
14、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15、崔融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
16、译文:天津桥下的冰刚刚冻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几乎已经没了行人。
17、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祖咏《江南旅情》
18、横截春流架断虹,凭栏犹思五噫风。今来未必非梁孟,却是无人断伯通。——陆龟蒙《和袭美咏皋桥》
19、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0、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三、桥的诗句有哪些
1、回复“0919”,获取一则国学小知识,每日更新
2、望着月光下水登船去了远方
3、中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是个桥梁大国,在古代无论是建桥技术,还是桥梁数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千百年来,桥梁早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自立足于自己的实际条件和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时间,遂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桥梁形式,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体说来大致有如下特点:
4、1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刘禹锡
5、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6、还有清人安澜桥诗一首八月澄波分外寒,女郎踏月上安澜。晶宫不受妲娥妒,水色开光总一般。就是不知道这是写都江堰安澜桥的,还是写菱湖镇北栅的安澜桥的。这一首肯定是写都江堰安澜桥的《安澜索桥》滔滔岷水贲,亲戚两江分。北埠传家信,南村久不闻。凌云飞捷径,朝暮渡殷勤。何氏今安在,安澜功在君。遗憾的是不知道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另外,其他地方也有叫安澜桥的桥,只是都不如上述二桥著名罢了。关于安澜桥的诗,现代人写的有一些,觉得没有必要抄上去了。上边的诗,都是从网上搜来的,沃尔特们只要下些功夫都是可以找到的。
7、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8、冷月如钩,天真已不留,断桥残雪,谁解抑郁愁。
9、1缥缈云边罨画楼,空蒙雨外木兰舟。谁知老子清狂甚,独占城南十里秋?——《泊舟湖桥酒楼下》
10、玉节随东阁,金闺别旧僚。若为花满寺,跃马上河桥。——《留别》杨凝
1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2、漕渠北向小桥通,渐入苍茫大泽中。造物将无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梅市舟中作》陆游
13、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宋之问《送赵司马赴蜀州》
14、骆宾王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
15、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
16、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温庭筠《舞曲歌辞·屈柘词》
17、每到达一个驿站我都要首先下马,沿墙绕柱东看西瞧寻找你的题诗。
18、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送冷朝阳还上元》韩翃
19、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柳桥》陆游
20、青帝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柳桥秋夜》陆游
四、桥的诗句
1、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洛桥晚望》孟郊
2、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3、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4、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5、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途中柳》李中
6、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张说《东都酺宴四首》
7、缅想赤城路,潜通沧海波。
8、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悲欢离合总无情。
9、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晓行巴峡)王维
10、柳下朱门傍小桥 —— 宋 · 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11、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12、因为古代人远行多走水路,送友人或是自己赶路的所见所闻,有感而发,临时作诗景物多是在岸边或桥上。
13、萧家桥,让我们时常提起
14、冬日黄昏,淹没了桥的栏杆
15、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 唐 · 徐凝《七夕》
16、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桥 —— 唐 · 杜甫《野望》
1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18、会俯仰悲歌。你有所不同
19、过河先搭桥,种树先育苗。
20、枫桥始建于唐朝。唐代时在此设卡,每当皇粮北运时,此处便会封锁河道,故名封桥,后因张继诗而易名为“枫桥”。本桥为单孔椭圆形拱券结构,拱券采用并列砌置法,在薄形石墩上起券,拱跨为椭圆形长轴,矢高约6米。在拱圈两侧构筑长方形撞券石,形成梯形桥面。桥上设置护栏,高约l米多的正方形望柱16根,长约3米多的栏板14块。桥长6米,宽27米,跨度lO.0米。全桥结构简洁,造型优美,体现出江南石拱桥“薄墩薄拱”特色。
五、风里桥的诗句
1、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桥,不是目的,相逢,才是目的。
2、人生,好像随风飘入江天的白云,离别,好比雨后粘满地面的花絮。
3、杨师道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
4、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5、地居吴下胜,人似越中行。
6、漫步桥身,静观桥下,流水不停,荡漾着向西涌去,誓不倒流。
7、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花更可怜。——《鉴湖柳枝词十二首》
8、吻,还挂在爱人干裂的腮上
9、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0、刘禹锡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11、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舟中》陆游
12、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13、在桥之上,承载过悲欢,离合,相遇,分别,爱,恨,数不清。
14、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一一陆游《卜算子咏梅》
15、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还珠桥》华镇
16、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韩翃《相和歌辞·江南曲》
17、1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青弋江》顾况
18、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欲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了,老人也跌进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飘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