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沣寨
1、这个村子位于河南省,名字叫做临沣寨,修建于道光年间,是当时一个富可敌国的朱姓子弟专门找人设计制造的“村寨城堡”,这个朱家的后人开始设计这个村子,主要是为了抵挡当时的土匪,在那个时候土匪盗贼极其猖狂,基本上有钱的人都被绑架勒索过,于是这个名叫“朱紫峰”的人便花重金修建了一座可以抵挡土匪兵队的村寨来保护自己的家人。
2、临沣寨百分之九十为朱姓人家,所以以前临沣寨又叫朱家洼。
3、寨外河水潺潺,芦苇荡随风荡漾,映衬着雄伟的红石古寨,勾画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寨内古街、古宅、古商店,居民穿古装,骑马坐轿,清代饮食。游客来了之后,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去体味清代同治年间的居民生活。前景如此诱人,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4、4)沿复兴路行驶80米,在第1个出口,朝迎宾大道/文化路方向,左前方转弯进入复兴路
5、三个寨门完全按照八卦设置,寨内干道和进寨干道不在一条线上,站在寨门口中间看不到寨内的路,敌军探子只能看到寨内房子的山墙;进了寨很少有直道,而且很多是死胡同,是为巷战的胜地。也正是因为此,当地老百姓称古寨走的是“歪门邪道”。经历百年沧桑的古寨,在防御匪患和洪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年捻军没有破过寨,后来吃大户、抢劫、杀人无恶不作的“蹚将”(当地群众对郏鲁宝一带土匪的称呼)数十次围攻,红石寨墙依然毫发未损。
6、由临沣寨通往村外的是东、西、南三个寨门,按八卦的乾、坤、巽三个方位,分别设西北门“临沣”,西南门“来曛”,东南门“溥滨”,意为此寨濒临沣溪、利溥两水。三个寨门均装有两扇10厘米厚铁皮镶裹的榆木大门,现在尚能自由开关。西北门两扇木板门铁皮上錾刻的“同治元年”,“嵗在壬戌”字样清晰可识。南寨门毁坏较重,只剩半个门洞。临沣寨的洼地聚落、古寨墙、古寨河、明清时期古民居、宗祠、关帝庙融为一体成为中原民居文化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7、郏县文庙风景区:据孔令公介绍,郏县文庙始建于唐五代后周时的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是祭祀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的专祀庙宇。它与孔子后裔密切相关,既是孔氏家庙,又是官方文庙,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价值、文化研究价值以及新建筑设计的借鉴价值。郏县文庙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左学右庙式建筑群,现存古建筑70多间,占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由神道(400米长的柏树行街)、庙前广场、文前街、泮池院、文奎楼院和一主两副轴线贯穿的系列建筑群组成。庙区内有圣域门、贤关门、腾蛟坊、起凤坊、棂星门、乡贤祠、大成殿等26处建筑景观。近年来,郏县多次筹集资金对文庙进行重修。2006年5月25日,郏县文庙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唐朝乾元二年(759年)泌阳一词才开始出现,但五代时期又重新改名,明洪武十四年毗阳镇复置县,明朝就沿用唐县旧名——泌阳,此后也是一直沿用泌阳,泌阳还是一个“起兵之地”。
9、沿石河桥行驶60米,直行进入S236
10、新闻热线:51700015176007
11、沿复兴路行驶3公里,直行进入复兴路
12、深巷老宅,淳淳民风,历史古城给寻访者的意义,更多的是跌进时光的褶皱里,千古同慨,恍若前朝。寨内保存着清代民居,朱家兄弟的宅院现存,三进四合院,残留着风雨驳蚀的前世色彩,蓦然回首,仿佛肩披一袭古色古香的霞帐。
13、沿解放路行驶2公里,过左侧的九鼎购物中心约300米后,右转
14、沿着3米来宽的寨墙向西走,发现有的地方破坏很是严重,走着走着不得不下到寨内的路上来。这时看到两条路交叉后,破寨墙而出,半个门洞上面好像搭了几块石板的样子。后来聊天时才得知,这个缺口竟然是古寨南门,取《诗经》中“曛风南来”之意名“来曛”门。西寨墙很多地方城垛破坏殆尽,就像一条长满了蒿草的土龙,让人忍不住扼腕痛惜。沿着西寨墙经关帝庙到了北寨门。北门因临着沣溪水,故名“临沣”门,过去汝河上过来的船只就停靠在“临沣”门外的码头,所以这座门的名气大,临沣寨也由此演绎而来。
15、远去又隐秘的佛光——平定川石窟群
16、临沣寨的历史人文价值▼
17、临沣寨内有东西、南北大街各两条,呈“井”字形交叉。民居多为砖木脊坡式瓦房或楼房,现有明代民居三间一院,清代建筑100余栋,400多间。五脊六兽硬山顶,青砖高浮雕花脊,房坡覆盖灰色小板瓦,属于典型的中原民居风格。这些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类型齐全,从明代至今,在时代链上没有缺环,且各个时期均有纪年的规范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集中地存在于一个村庄之中,这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的,是研究明代建筑向清代建筑过度提供了极好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建筑史学价值。
18、临沣寨内现存明代建筑一栋3间,清代建筑100余栋400余间,这些明清民居均为砖木结构脊坡式瓦房或楼房,其中不少因年代久远亟需修缮,保存较好的是清代朱氏三兄弟家的宅院。朱家大院都是一进一进一进五的四合院,沿中轴线对称,是砖木结构的建筑群。朱家的祠堂已不复存在,它的位置建成了村里的小学。
19、行驶2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20、临沣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该镇地质资源丰富。处域东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岗、洼五种地形。
二、临沣寨寻访感受怎么写
1、沿S236行驶90米,左前方转弯
2、因红石而得名的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红石古寨”之称。
3、朱氏三兄弟发迹后以乐善好施、行侠仗义而为外人尊崇,但对自己拥有的巨额财富担心。清咸丰末年(1861年),面对纷繁乱世,朱氏三兄弟商议扒掉土寨,建石寨。寨墙为外石内土结构,外墙60厘米长的石头全部取自紫云山的红色花岗岩,内墙则就地取材,全部是挖自护寨河的土。为使寨墙坚固,红石条每一顺石隔一把石,中间空当用3~4块红石条顺着填满,再取土屯住夯实。
4、左边是依稀可见的护寨河(干涸),右边是寨墙。
5、这个朱紫峰是何许人也,竟有如此大的财力?随后走到北大街时,我们参观了朱紫峰的府邸——被称为“汝河南岸第一府”的朱镇府。这是一座一进五的四合院,从前街一直通到后街,足有100余米。虽然屋脊兽头被破坏了,但是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雕、石雕、木雕,无不透出这座府邸当年的繁华和显赫。在客房中,从房梁上依稀看到“大清道光29年(1849年)4月监生议叙盐运司知事朱紫峰建”的字样。
6、1)行驶330米,稍向右转进入龙山大道
7、11)行驶2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8、其二就是这篇文章介绍的临沣寨,名气虽不及三苏园,却堪称中原地区古村落的标本,临沣寨是历史文化名村。古寨初的名字叫朱洼寨,现存寨子建于清朝末年,因得汝水舟楫之利,村中朱姓人家中有一家族经营盐业家财万贯,富足一方,当时正是清咸丰末年(1861年),面对纷繁的乱世,朱姓三兄弟商议扒掉从前的土寨墙,投巨资筑建石寨墙,并在周围修了护寨河,如今整个寨子仿如一条小船漂在水上。因西寨门面对汝水支流沣溪,寨门门楣上便刻“临沣”二字,当地人便将寨名改称为临沣寨。
9、如今,很多古村落的风貌已不完整,总有一些新的建筑夹杂其间。临沣寨在整体上还保留着传统的风貌,即使是新建的房,也是硬山顶的传统样式,与老房子风格浑然一体。在古朴的气韵里,探秘这座红石古寨,惬意之感是难以言表的,曾经用于防御的格局布排,使它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虽经历创痛,留给后世的却是精神矍铄地挺立,让后人回首它的故事。
10、许多建筑不仅有北方的厚重,还有南方的小巧玲珑,宅院中精美的砖雕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经历史的打磨沉淀出岁月的痕迹。临沣寨中古建筑为豪华的当属朱家大院了,30余栋房屋,客房、书房、戏台、厨房、听戏楼、马房、接官厅样样俱全,房屋之间又由狭窄的甬道相连,甬道又和每个房屋之间设有小门,走起来曲折迂回,一不小心,便会迷路在此。看完朱家大院,是否体会到了深宅大院的钟鸣鼎食,如果历史的长河可以倒流,钟鸣鼎食与平凡是真的生活你又会作何选择呢?
11、定都咸阳,是基于几点的综合考虑:①有山有水;②交通的优势;③农业的发展。同时,秦朝的国都一路往东迁移。嬴政并吞六国之后,国都咸阳是历代东的》④更接近新国土的中心。“咸阳(在咸阳市窑店东)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适在秦岭怀抱,既便利往来,又便于取南山之产物,若浮渭而下,可直入黄河;在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就是通往函谷关的大道。”咸阳位当关中平原的中心地带,恰在沣、渭交会以西的大三角地带。这里有着大片良田沃土,适合农业的发展。咸阳“形胜”,因生态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形势的优越,而促成了秦始皇的帝业。汉并天下,定都长安,依然企图沿袭这一优势。
12、临沣寨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汝水东南流经郏县,在郏县造就了两处偏僻又让访古爱好者无论如何不能放弃的文保点,其一是唐宋八大家之苏轼、苏辙和苏洵的墓园。当年苏轼溯汝水北上嵩洛,发现河滨有两个不高的山冈相连,状似两道剑眉,认定地势像他家乡的峨眉山,因蜀道艰难,便决定身后葬于此地,不再千里迢迢归根眉山,遂为此冈取名小峨眉。东坡先生故后不仅长眠于郏县小峨眉,其弟苏辙过世后亦追随其兄葬于此,苏轼后人又葬苏洵衣冠于此,于是便有了郏县的三苏园,现已成为中州名胜,却因路远偏僻,拜谒者寥寥。
13、巴彦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乌梁素海盛产鱼类、芦苇等而得名。市名和以前的盟名,均源于此。
14、郏县好的去处三苏园郏县三苏园位于茨芭镇,景区内主要是由三苏坟院、广庆寺、三苏祠、苏轼塑像、东坡碑林、东坡湖、三苏纪念馆。临沣寨临沣寨建于清朝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迄今已有157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青龙湖主要以娱乐和垂钓。经过改造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郏县青龙湖景区,成为郏县风景的一大亮点。
15、临沣寨于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之前,临沣寨于2002年9月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9月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战时文物保护公约》的保护范围;2010年元月被公布为“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011年8月国家文物局将“中国临沣寨乡村生态博物馆”确定为全国生态博物馆建设试点村(河南省);2012年12月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16、沣东中学什么时候军训一般大学军训时间10天左右,具体各个学校不一样。军训内容有:整齐报数,立正、稍息;跨立、立正、蹲下、起立;四面转法;军体拳,匍匐前进齐步的行进与立定;跑步的行进与立定;正步的行进与立定;阅兵式。需要携带的物品有:必带物品:(学校要求,缺了就很麻烦)被罩、床单、枕巾、枕套、洗漱用品、餐具、脸盆、全套军装、便装一套有用物品:防晒霜、卫生纸、内衣裤、衣架、肥皂、洗衣粉、常用药、花露水、少量钱、白色高圆领T恤或一小块白毛巾、拖鞋或凉鞋、扇子、少量食品、针线、保鲜薄膜、大水杯、护膝护肘护腕、湿纸巾、MP4和小礼物。注:这是根据往年经验整理的,可根据自己情况有所选择。
17、10)行驶750米,右转
18、临沣寨原名水田村,位于河南省郏县堂街镇境内。据《水经注·河水》记载:“柏水经城(宝丰)北复南,丰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间,故称“水田村”。现在村子处于半开发状态,公共设施落后,主要景点不对公众开放,只有少许建筑可以观看,部分建筑尚未修缮,村落整体有待进一步开发保护。
19、您的转发就是对作者大的支持
20、临沣古建筑内现存的匾额,其书写方式、刻写工艺均依内容而定,楷、草、行、篆、隶等各体兼备。厅堂中的堂匾用楷书和隶书,寨门匾用楷书,府厅匾则一定是用楷书,黑底金字,显得庄严肃穆。像朱镇府内的月亮门匾则用篆书,显得主人文化品位高。主体建筑脊檩上的题记,就成了断定该建筑物的主人和建筑年代的依据,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三、临沣寨景区介绍门票多少钱
1、沿东坡大道行驶30米,在第1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张良路
2、沿S231行驶2公里,进入S231
3、临沣寨距离郑州140公里,目前古村修复部分寨墙,没有门票。
4、2)沿龙山大道行驶1公里,左转进入复兴路
5、临沣寨原名水田村,位于郏县堂街镇境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水经注·河水》记载:“柏水经城(宝丰)北复南,丰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间,故称“水田村”。因红石而得名的临沣寨,是全国罕见的保存完好的古寨,临沣寨又名红石寨、朱洼寨,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有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旧居。
6、远远看到寨墙,带着几分神秘,又有些许孤寂。溪水是临沣寨的血脉,一条是沣溪,另一条是柏水,如哼哈二将把整个临沣寨滋润的神清骨秀,气质俊美。在时光的渡口,临沣寨从晚晴远渡而来,寨有三门,旧时官衙有门三重,而从山西洪洞县远道而来的朱氏众生,难道早已为自己的官宦仕途铺垫了隐秘的一笔?轻抚寨门上斑驳的“同治元年”遗迹,仿佛临沣寨先民们的音容犹在,时间的绢丝从身旁蔓延而过,归之若水,消隐于苍茫乾坤,又扑闪着安定自若的眼神。
7、当李清照遇到纳兰容若:深情的人,都活得认真!
8、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郏县文庙、三苏祠和墓),历史文化名村1处(堂街镇临沣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新石器时代遗迹太朴遗迹、明清建筑临沣寨、清代建筑山陕会馆及狮王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9、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郏县老家群”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加入郏县老家群了。
10、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20米,左转进入西大街
11、临沣寨为一洼地型古村落,周围千亩芦苇、百亩竹园。杨柳河、北汝河绕寨而过,终年绿水长流。临沣寨的洼地聚落、古寨墙、古寨河、明清时期古民居、宗祠、关帝庙融为一体,成为中原民居文化中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12、你不知道的临沣寨的传奇故事▼
13、沿S236行驶4公里,直行进入复兴路
14、其实这个村子并没有被设计师诅咒,只是后来在修建完这个村子以后,不仅当时的朝廷巨变,并且住在这里的这一家人也陆陆续续的遭遇了不测,所以人们联想到风水学,怀疑这个村子是故意被设计师设计成“凶宅”,但是诅咒一说其实不靠谱,人们所怀疑的诅咒只是一些巧合而已。
15、行驶6公里,右转
16、临沣寨被专家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迄今已有143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馆",有"汝河南岸第一府"之称。
17、临沣寨被专家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迄今已有143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馆”,有“汝河南岸第一府”之称。
18、这些明清建筑中,依然有不少居民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墙上挂着凌乱的玉米棒,农具、生活用具散乱地或挂在墙上或堆在地上,生活垃圾和污水被随意处置。
19、河南平顶山市郏县比较好玩的景点有三苏园景区、文奎楼、临沣寨、郏县博物馆、狮王寺、山陕会馆等等。
20、明清古建筑是清一色的木构架,石雕、砖雕、木雕成为村中古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但是寨中明清建筑上的砖雕、木刻,基本上没有一件是完全相同的。明代木雕多在显眼之处,题材多为植物纹样或瑞兽图案;清代木雕则包括飞禽走兽、神话传说、戏曲故事、人物花鸟、文房四宝等。雕刻技法多种多样,浮雕,透雕同时运用。有时一件雕刻品上,往往多种工艺并用。
四、临沣寨朱家大院
1、愿用文字记录历史,行走在时间的长河里,浅吟低唱岁月的模样!~
2、沿S231行驶280米,进入S231
3、自从被评上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后,临沣寨就不断有人来,朱家大院也逐渐改变往日的冷清,变得热闹起来,这座由朱氏三兄弟中的老二朱振南建于道光11年的宅子,的确值得惊叹。高耸的屋脊,灵巧的窗棂,以及东西厢房的门楣之上悬挂着“迁善”、“补过”的家训,让不少历史信息复活。
4、临沣寨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后,国家每年将拨付专项保护基金,临沣寨修复与保护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
5、郏县一带多为平原,间或有小山岗,当地应该是不产石料的,那厚重的寨墙红石从哪来?老乡说是祖上说从10公里外的襄城县紫云山运来。在没有现代采石技术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当时,举一家之力,修如此之巨的工程,足以见朱家三兄弟经济实力的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