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日陈与义
1、只有静好的岁月,才盛得住这样刻骨的相思和悠扬的离情吧。
2、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五年天地无穷事,江湖见在身。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3、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⑴里,老木沧波无恨(四库本作限)悲。
4、彩绚户庭更郁垒,欢传院落竞樗蒲。
5、而屈大均则更为激烈。康熙二十七年(1688)元旦,他写了十首诗,每一首都置死生于度外。
6、驱傩爆竹,软饧酥豆,通宵不睡。
7、过尽蛮荒兴复新,漳州画戟拥诗人。十年去国九行旅,逢公一欠伸。王粲登楼还感慨,纪瞻赴召欲逡巡。绳床相对有今日,剩醉斋中软脚春⑴。
8、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趋拜齐衮玉,钟石变箫韶。日升等皇运,洪基邈且遥。
9、当复入州宽作期,人间踏地有安危。风流丘壑真吾事,筹策庙堂非所知。白水春陂天澹澹,苍峰晴雪锦离离。恰逢居士身轻日,正是山中多景时。
10、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11、爆竹惊今夕,屠苏荐诘朝。
12、衮衮诸公车马尘,先生孤唱发阳春。黄花不负秋风意,白发空随世事新。闭户读书真得计,载肴从学岂无人。只应又被支郎笑,从者依前(四库本作然)困在陈。
13、从钱湾回来,吴小蒿迸发激情,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渔业史研究当中。研读期间,她甚至产生冲动,想通过大量阅读和积累,加上实地调查,退休后写出一部《隅城渔业史》。
14、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
15、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6、年代:宋作者:范成大
17、也就在这时,她脑子里迸出一个火花:与其造一座假的鱼骨庙,不如建一座真的渔业博物馆!
18、尘隔斗牛三月馀,德音再与万方初。又蒙天地宽今岁,且扫轩窗读我书。自古安危关政事,随时忧喜到樵渔。零陵并起扶颠手,九庙无归计(须溪本作术)莫疏。
19、年代:宋作者:李处全
20、仗着江南的丰厚底子,南宋在江南立稳了脚跟。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盛丽景象又一次重铸成功。
二、元日陈与义古诗的注释和译文
1、陈与义喜奖掖后生,谦虚谨慎。经他推荐和提拔了很多官员,但他从不向人流露。因此,他在当时士大夫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得大家的敬重。
2、从此新年的第一天就定在了元月初但是“元旦”这个字眼却迟迟未定。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两汉时期,又被称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3、儿从豹变当斯世,我得鸥间着此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5、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6、年代:宋作者:陈与义
7、1914年1月,袁世凯批准了由时内务部拟呈的“四大节”提案:
8、但吟诗写字,分数上面,略精进、尽足矣。
9、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你这一年的生活,
10、大家各过各的,很嗨皮吧。
11、⑴原作馀,据须溪本、四库本改
12、明《帝京景物略》记载,正月元旦要吃枣糕,日年年糕。
13、畴昔翁才比太师,固应生女作门楣。人间似梦风旌出,佛子何之宰树悲。五百裞金空繐帐,三千车乘忽荒陂。它年不共江流去,突兀张林妇德碑。
14、C例句的破折号表解释原因。A项,表强调;B项,为语意转换;C项,表解释原因;D项,表语意中断。
1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6、吴小蒿看了一下,觉得这里果然合适。这些松树,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栽的,是当年搞的海滨防风林带,在隅城海边绵延一百多公里,每棵树都有碗口粗,松针绿得发亮。他们走进松林,勘察一番,决定让这座庙背靠松林,面向大海,庙前就是广阔的沙滩。
17、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请简要归纳材料一后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日(王安石诗作)
20、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后,继续推行西历。
三、元日陈与义原文翻译及注释
1、现代文阅读(35分)
2、不管是无名的谢五娘,还是有才名的尤侗,他们的元旦,有着世俗却温情的欢喜。
3、⑴须溪本、四库本作胜绝
4、①《永乐大典》卷一四三八○引《邵阳志》作沈伯达诗
5、本诗尾联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6、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竞安归。
7、而原来的“元旦”则改称“春节”(原来的“春节”则一律称“立春”)。
8、C.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熟练?
9、未甘直道犹萧索,詹尹何辞为拂龟。
10、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11、南橘北枳的生活让坐不惯船的我有些不适,饮一壶南方略带甜味的酒,恍惚间发觉自己真的垂垂老矣。
12、第一是、朱颜改,纵花开。
13、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4、颈联诗人先感叹全家流离湖湘毫无办法,此为“事事非”之三。自己想要学道家摒弃杂念获得心安却只能事与愿违,此为“事事非”之四。上句写流离之恨,下句写安心之难,突出恨之深之重之不易排遣。
15、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16、放逐三年未遣回,复惊爆竹起春雷。
17、①诗都有标题②无题也是我们诗歌的传统③为文造情也
18、D.光武帝即位,派遣储大伯征召鲍永,鲍永有所怀疑而没有听从,待派人确认更始帝已死才去投奔光武帝。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0、D.从钱湾回来,吴小蒿产生了写《隅城渔业史》的冲动,并改变主意决定建渔业博物馆,这是为了弥补她没有成为学者的遗憾。
四、元日陈与义阅读答案
1、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但是送命题来了,元旦是哪一天?
3、B.鲍永虽为位高权重的将帅,然而乘坐的车辆装饰却很破旧,因为这一特点,他很容易为路上的行人所辨识。
4、殊方感漂泊,晚境嗟龙锺。
5、⑴自注:唐人多有此体,盖书生之便宜也。
6、不带汝阳天人福,便不教、百又馀年剩。
7、颠沛流离的过春节已经五年了,昔日的习俗而今已经改变,太过讲究不得。
8、玉鱼小指长,买佩及青阳。寄书衣带里,流水袖中央。皓鬣迷涛雪,银鳞砌夜光。腾空会有日,烟雾起罗裳。
9、首联:开篇大气,作者从大处落笔,把洞庭湖和长江作为背景,在宏阔的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由近及远,视野开阔,也展现使人丰富的联想颔联: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融入了些许的怅然之情,物我兼容颈联:跨越时空叙事,让人感慨万分,此联道出公国之臣心中的苦闷,将感情推向尾联:比喻,讽刺社会的现实,形象地写出了使人的外观,显出无限的悲观
10、酒泉郡里宁甘饮,饭颗山头尚苦吟。
11、王羲之︱活出了多少人理想的模样
12、年代:宋作者:陈天麟
13、徐渭到底没有成龙。他不安于俗世。可是俗世有俗世的好。
14、九叠峰前远法师,长安尘染坐禅衣。十年依旧双瞳碧,今持一笑归。鼠目向来吾自了,龟肠从与世相违。酒酣更欲烦公说,黄叶漫山锡杖飞。
1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6、他担心了一世。不过那倾天的风雨,终他一生,都未曾发生。
17、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著篱令恶谁能继,(须溪本、四库本作对)损读方奇定有功。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證圆通。
18、习俗天涯同爆竹,风光塞外只寒烟。
19、C.遂下拜/哭尽哀而去/西至扶风/椎牛上苟谏冢/帝闻之意/不平/问公卿曰/奉使如此何如/
20、文徵明行书镜心《元旦》七言诗
五、元日陈与义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1、纵2厘米横5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2、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早见地飘了一点雪。春天,姗姗来迟。楼旁的花坛边,几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粉蓝粉蓝的,泛出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一小朵,谁会留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纳可不管这些,兀自开得欢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3、张迪功携诗见过次韵谢之二首
4、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6、尽说道、春来好,老来人、长怕换年。
7、不过,这时候虽然杂称众多,南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和南朝庾信的诗里,都记载了人们是如何把元旦当一个正经隆重的日子来过的。
8、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祖籍京兆,其曾祖迁居洛阳,遂为河南洛阳人。北宋末为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南宋初为朝廷重臣,著名爱国诗人。
9、⑴自注:张子房所封乃彭城之留,而陈留庙食甚盛。
10、原文: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11、今儿开始,咱大汉启用《太初历》。元月是正月,正月的第一天就是新年的第一天。
12、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托若拙觅颜渊之五十亩故诗中见意
13、袁世凯就任民国大总统后,继续推行西历。1914年1月,袁世凯批准了由时内务部拟呈的“四大节”提案: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14、这两句话翻译的关键点是:(1)“茅土”,指王、侯的封爵,这里指朝廷的册封;“立节”,树立节操;“死”,为……而死;“岂”,难道,怎么。(2)“尊”,尊贵、高贵;“贵重”,位高权重;“以”,因为;“由是”,因此。
15、连雨不能出有怀同年陈国佐
16、唐用过七种,北宋用过九种,南宋用过十一种——朝代更替,历法随之更迭,但元旦的日子却始终定在了元月初一。
17、放下不开心的过往,让心归零,
18、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
19、记者:科普屏媒进入社区以来,您大感受是什么?是否喜欢这样的新型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