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后主的词
1、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2、《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3、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4、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5、在格调上是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在时间上则是日以继夜的相承。
6、《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7、《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作者)李煜(朝代)五代
8、应该不全是吧,毕竟他被灭国之前的生活还是过得有滋有味的,每天把酒言欢,人的心境决定所生活的质量,所有他那时的作品应该都是好的,后期被灭国之后,没了从前的自由,和奢靡享乐的生活。寄人篱下,每天只能看别人的脸色生活,这个时期的作品应该就是偏于怀念从前和感慨现在了,典型的作品就是虞美人
9、《望江南·闲梦远》(作者)李煜(朝代)五代
10、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11、月圆之夜,大型宫廷歌舞酒宴。出场前先是画妆。因是晚妆,为了适合舞场与烛光,画眉点唇,都不妨色泽浓艳。宫娥们刚画完妆的一刻,是何等光彩照人呀!
12、你只要打在它池水的中心,它水波一延荡,一震动,也就是摇荡性情,性情摇荡的时候,自然就把它的境界推广了。李后主就正属于这种主观诗人。
13、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14、《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作者)李煜(朝代)五代
15、《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
16、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8、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气中散发着幽香,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对她千万般思念,在辽阔的天地里,竟无一处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绪。
19、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有如下评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为什么这么评价李后主呢?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的:词在出现之初主要写艳情,主要用于宫闱艳词,涉及的范围很窄,远不如诗。但李后主由于个人经历,做了亡国之君,所以写词的时候眼界大为不同,不再局限于艳情,更偏向于写自己的情感,抒怀和感伤的句子较多。所以说李后主是拓展词的第一人,其后又有苏东坡等人进一步推动词的发展……
20、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二、李后主的词有什么特点
1、这是李后主词的一个绝大的特色。他不是从理性一个一个去认知的,他是从感性去承受的。
2、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3、李煜 (感怀)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4、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5、《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6、剑上飞花凝泪痕,蔷薇落尽已三更,听箫深院月黄昏.
7、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8、全词以清景无限来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婉优美的意境。写景鲜明,抒情真挚,语言浅近,读来委婉动人,艺术上确有不凡之处。
9、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
10、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
11、东风吹动春水,远山连接着落日,春天来了长期都很无聊。落花一片狼藉,酒兴也逐渐衰减,吹笙唱歌整日就像醉中梦里一般。
12、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13、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14、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15、《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6、李煜虽然在政治上无能,但在文艺创作上造诣颇深,他工书善画,精通音律,尤善于词。他一生创作许多词,曾存诗集,但已流失,可以确定的仅有三十八首。数量虽少,但他足以凭这些词作傲视文坛了。
17、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18、 全词从问起,问结,从仰天问物到扣心自问,一气呵成,如诉如泣,荡气回肠,抒发了李煜极为痛苦的、真挚的情感。特别是后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地表现了他思国如水,愁绪不断,用江水的流淌来表达他不可压抑之剧痛,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19、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20、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
三、李后主的词边在唐诗里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在深精美的居室成就男欢女爱,马上就使两人的情感谐和一致。但是欢宴结束后,刚才的柔情蜜意马上又成为空虚,魂思已经如痴如醉,就如沉迷在春梦中。
3、《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4、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5、侁自肩如削,难胜数缕绦。
6、离别以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柔肠寸断。阶下落梅就像飘飞的白雪一样零乱,把它拂去了又飘洒得一身满满。
7、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8、李煜 (浪淘沙(一名卖花声))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暮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沈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9、牵机药乃是古代帝王要将近臣和妃子赐死时所用的毒药。牵机药的出名之处在于它毒死了南唐李后主。牵机药其实就是中药马钱子,吃下去后,人的头部会开始抽搐,后与足部拘搂相接而死,状似牵机,所以起名叫“牵机药”。李煜的结局,《宋史》等正史都未明说是被毒死的,但《续资治通鉴》的考异说,“李后主之卒,它书多言赐鸩非善终”,说得详细的是宋人王姪的《默记》,李煜死于牵机药之说便是来自此书。
10、此词当是李煜描写自己与小周后幽会之情景,创作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前后。和《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当为姊妹篇。
1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13、李煜 (挽辞)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14、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15、这是一首本义词。白练是古代一种丝织品,其制作要经过在砧石上用木棒捶捣这道工序,而这工序一般都是由妇女操作的。这首词的词牌即因其内容以捣练为题材而得名。
16、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7、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
18、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9、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