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必考句(精选文案60句)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2、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3、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藩年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5、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爱憎,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小人。将察其情,在审基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6、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料定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蔺相如料定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

7、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8、我虽爱好修洁严于责己,早晨被辱骂晚上又丢官。他们弹劾我佩带蕙草啊,又指责我爱好采集茝兰。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怨就怨楚王这样糊涂啊,他始终不体察别人心情。那些女人妒忌我的丰姿,造谣诬蔑说我妖艳好淫。

9、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10、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11、(“如此”,“如”,到,到这个地步;“见犯乃死”,被动句,被侵犯、凌辱才死)

12、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13、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14、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15、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高祖本纪》)(向…表示)

16、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7、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热水,开水)

18、英公虽贵为仆射,其姊病,必亲为粥,釜燃辄焚其须。姊曰:“仆妾多矣,何为自苦如此?”勣(Jī)曰:“岂为无人耶!顾今姊年老,勣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粥,复可得乎?”

19、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呢?

20、虽然芳洁污垢混杂一起,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我忽然回头啊纵目远望,我将游观四面遥远地方。佩着五彩缤纷华丽装饰,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啊,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必考句

1、演奏着《九歌》跳起《韶》舞啊,且借大好时光寻求欢娱。太阳东升照得一片明亮,忽然看见我思念的故乡。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四疏》)(当:主持,掌握)

3、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4、一步一步地升官。累,积累多次。官,动词,升官、做官。故:仍旧。州郡:指州、郡的长官。这是鲁肃劝孙权的话.说他们投降了曹操,照样可以做官做到州牧郡守,但孙权一方霸主,投降了曹操,下场可就不可预料了.

5、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报任安书》)(撞,碰撞)

6、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珠宝、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优秀的人才,订立合纵盟约,结成一体。

7、翻译: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这样说?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8、裴佶姑父外廉内贪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国:国都,都城)(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齐人有一妻一妾者》)(国都))

10、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11、女嬃看诗人如此痛苦,异常激愤,她从爱护诗人的愿望出发,劝诫诗人应当以鲧的悲剧为戒。在没有是非曲直的社会里,忠贞不会见容于世,甚至会遭杀身之祸。因而要他不要那般耿介,而要明哲保身,随波逐流。诗人听后不以为然,并未动摇信念。

12、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13、翻译:汉武帝下诏书说:“大概有异乎寻常的事业,一定要依靠不同一般的人才能完成。因此,有的千里马飞速奔驰而却能日行千里,有些有本事的人背着世俗讥议的包袱,却能建立功名。难于驾驭的马,放纵不羁的人才,只不过在于人们如何驾驭、如何使用他们罢了。命令州郡长官考察并向上推荐当地官民中具有超等杰出的才能、可以作为将相以及能出使极远国家的人。”

1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必修三《师说》)

15、翻译:唐英公李绩,身为仆射,他的姐姐病了,他还亲自为她烧火煮粥,以致火苗烧了他的胡须。姐姐劝他说:“你的妾那么多,你自己为何要这样辛苦?”李回答说:“难道真的是没有人吗?我是想姐姐现在年纪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久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

16、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17、归来吧,我要与世俗断绝交游。既然世俗的一切都和我的情志相违背,再驾车出游又能追求什么呢?

18、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19、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20、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高祖本纪》)(谢罪,道歉)(及觉,痛咎谢谢罪)

三、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1、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项羽本纪》)(交游,交往)

2、对、留、删、换、调、补(4)解题步骤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留,久留)

4、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5、那,你想上道吗?下面的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100篇能帮你快速成长为小司机。文末附打印版获取方式~

6、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监督)

7、再次,掌握高中阶段重点篇目。

8、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9、人不读书与人无朋友一样孤单;人无朋友的孤单,也许是暂时的,人若不爱读书,那么这种孤单、贫穷将是终身的。文学的魅力无穷,书中的世界大。顿悟是人在精神上升时的飞跃,而书籍便是飞跃的撑杆。书籍是炎夏的凉荫,是严冬的炭火,是治狂医骄的良药,是灵魂的伊甸园。但愿天下无尽书,化作生生世世伴。

10、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必修五《归去来兮辞》)

1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

12、事情既然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13、(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14、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5、(“固”,坚决;“孰与”,固定句式,比……怎么样)

16、(“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出入”,偏意复词,进入;“”,意外事故)

17、句子翻译题要比理解文章内容更难,要求考生对某些实词或词语做到精准翻译,如遇特殊句式,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需要调整到现在语法顺序。6在文言文阅读的试题中,翻译题的分值大,比如江苏高考,文言文共18分,翻译题8分,再加上实词翻译3分(选择题),一共11分,占比61%,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18、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19、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0、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上一篇上一篇:中秋祝福诗句唯美古诗(精选文案94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