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分节气古诗
1、宁知南北间,两者总若谲。
2、老去懒寻年少梦,春分不减社前寒。
3、天道何冥冥,下土太嵲兀。
4、深岩岂意鸣邹律,敝屋何时见祝融。
5、吾亲双鬓日纷纷,为客艰难不使闻。
6、沉沉听雨坐,瓶花养香梅。
7、明主阍难呌,孤臣逐未堪。
8、尽有渔樵陪杖履,不劳车马出江关。
9、已过春分春欲去。千炬花间,作意留春住。一曲清歌无误顾。绕梁余韵归何处。
10、说虽有稽义犹凿,况复除日经无文①。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2、何人访戴有余恨,才子依刘无限情。
13、奉试词场三十年,柳度夜夜魁星躔。
14、似与夭桃添粉泽,柳同飞絮鬬轻扬。
15、春分日(唐末宋初•徐铉)
16、已圆壮志从鞭弭,祇有闲悯伴水云。
17、赏析: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18、春分海燕从南至,日暖江鸿尽北征。
19、二月杏花犹未放,一春分外觉寒多。
20、甲寅春夏交,一雨百二日。
二、春分节气古诗二句
1、今天我们欣赏唐代大诗人元稹的咏二十四节气诗《春分二月中》。
2、清沼满浮春水碧,緑阴浓带逺山青。
3、闭门岁晩仍多事,归梦无端遶故庐。
4、芳辰当日中,随兴来湖壖。
5、远瀑峰高近可闻,崭崭湖上有林君。
6、尊前意气求千古,鸡黍交期念李生。
7、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其一(宋•张镃)
8、日铸卧龙非不美,贤如张禹想非真①。
9、“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过后,白昼渐长,黑夜渐短,白昼逐渐超过黑夜,此时阳气氤氲,千花百卉争明媚。
10、投稿邮箱:whpdsh@vip.1com
11、了知光景疾,浩浩阴阳旋。
12、恩怨一空人代换,道旁犹表侍中坟。
13、何期劫后来苕上,图随亭宇归秘藏。
14、春分后种花苦短,田田影里含芙蕖。
15、睡醒来、梳羽窥帘,帘波滉漾如水。
16、柳梢青(花朝夜)(淸•吴藻)
17、小绿间长红,看几处、云歌柳舞。
18、水静王余见,山空谢豹呼。
19、布韈青鞵行料理,翦镫重与话清宵。
20、我前子后差几程,吴楚风光阅将遍。
三、春分节气古诗配画
1、我心忧国身甚便,编排失手安足言。
2、曲游春春寒(淸末民国初•张慎仪)
3、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传统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4、再睹胼胝后,教人四体勤。
5、将寻巴峡添新咏,先度梅关问旧乡。
6、知百五芳韶,去来多少。
7、首联诗人交代了时节,正是春分时节,而诗人写诗的那年,春风正好是仲春初四。
8、万树媚红怨碧,带缕缕情丝,闲处萦结。
9、赐恩荣宴(元•萨都剌)
10、园林寂寂鸟无语,风日迟迟花有情。
11、伊昔黄帝作,凤凰巢阿阁。
12、城南畔,招提小小,桃李亦纷纭。
13、愿天敕后羿,挟矢操强弓。
14、(南唐)徐铉(xuàn)
15、西邻有客喜贞苦,故遗驿使慰幽独。
16、阮郎归村景(淸•周祖同)
17、江东猿鹤,识人间花事。
18、髙歌花外杂山雨,烂醉松阴眠石床。
19、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20、北风不解阴,毒烈变倏忽。
四、春分节气古诗图片
1、今年顿被寒摧朽,应为尖头送暖多。
2、现代诗人左河水写了二十四节气诗,以现代人的角度来看二十四节气,今天我就来分享一首他写的其中一首诗作:
3、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4、忽然正月过了,残雪不成寒。
5、为报东园桃与李,含情相待莫匆匆。
6、请问绛人年,曾观柏寝器。
7、天岂恨汝月蚀篇,罚使独吟瘴海边。
8、柳枝条条探芽苞,轻风吹拂催嫩草。
9、我居座末少年,花开复值春分天。
10、赏析:在经历了漫长的寒冬后,草长莺飞,春天终于来了,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风拂面,叫人怎能不心情畅快?但是对思妇来说,美景更激起了她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11、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12、冠盖一门夸万石,江山千古忆玄晖。
13、绣暮罗衣香过处,人不见,插红裙。
14、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15、安得滋九畹,命骚与争光。
16、此花倔强如此老,老将画笔龙夭矫。
17、近灯人影大,斜月树身长。
18、欲邀仙侣,选胜趁芳辰。
19、亥茶阗小市,渔父隔深芦。
20、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
五、春分节气古诗词十二首
1、春分到,吉鸟报,昼夜平分时光好。
2、年年此夕春饶,花月下,金樽酒浇。
3、傲倪青山堪作赋,相依白社好齐盟。
4、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
5、风光一半销南檝,烟景三分付北骑。
6、勿笑风俗陋,勿欺官府贫。
7、过峡思神女,逢滩问使君。
8、一百八十度有奇,不过一往一来耳。
9、蜡屐行春分野色,篮舆携酒醉湖光。
10、此时无尔鸣,五风十雨天下乐。
11、银瓮春分官寺酒,玉杯香赐御厨羹。
1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3、向落红红处惜春阴,替花枝写照。
14、晨梳怯手搔霜白,薄饮衰颜得酒红。
15、吉者未几凶者继,所喜转为忧惙惙①。
16、影入菱花留夕照,香凝纨扇忆朝熏。
17、清游怀故地,尊酒载诗篇。
18、分付绿筠帘底月,莫入重门。
19、四时成岁岁如此,日南日北而已矣。
20、买陂塘花朝(淸末民国初•何振岱)
六、春分节气古诗
1、油壁青骢,争踏武陵春。
2、清音个中得,但许解人闻。
3、再相约、黄昏踏月,窗下绿蛾重画。
4、一阵落红风过处,流水无人。
5、草色老春荠,气数戚已分。
6、画堂无绪,初燃绛蜡,罗帐掩余熏。
7、闲吟谁与语,醉倚一胡床。
8、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9、(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10、春分在古代仅仅只是节气,也是帝王的祭祀庆典,古达有着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可想对于古人的重要性。祭日虽然比不上祭天与祭地典礼,但仪式也颇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时,用奠玉帛,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礼。清代皇帝祭日礼仪有:迎神、奠玉帛、初献、亚鲜、终献、答福胙、车馔、送神、送燎等九项议程,也很隆重。如今已然是没有了这些东西,但还有着留下来的其他风俗,放风筝、吃春菜、送春牛等等。
11、暂借此中闲数日,鹿麋不是老相知。
12、公侯显相千金币,牺象宗彝九酝樽。
13、草痕青过绿杨津,东风吹到门。
14、宝瑟絚余怨,琼枝不让春。
15、算此后相思,应与幽兰同语①。
16、山路试登桃映日,溪城一望草如烟。
17、郭中登阁万峰呈,笑指江帆历越城。
18、送冯宪副佩之提学江西(明•程敏政)
19、月惭红泪烛,花笑白头人。
20、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节选)
1、百谷无期三见雪,一年真是两经冬。
2、远方朋来笈在肩,再拜愿预弟子贤。
3、与君虚度几花时,花落花开总未知。
4、秫黍火温占土炕,木绵衣冷换貂裘。
5、安乐窝中客,如何不半醺。
6、西江雅望君无负,腰带横金两鬓青。
7、女冠子其二二月初一(淸末民国初•王闿运)
8、按:①(时以赣兰赠别)
9、朗诵:王宝英(中国农业博物馆)
10、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11、3.徘徊:彷徨、徐行。
12、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宋•陈舜俞)
13、几番风花信晚,帘前燕重来欲笑。
14、《春分》是汉代诗人长卿写的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描绘了春分时节生机盎然的景象。
15、酒熟还成饮,花香忽过墙。
16、四月十日潘亚目招同王础臣汪寓昭乍得尹徐序仔梁药亭林叔吾王紫巘集视苍楼送春分得八庚(明•陈恭尹)
17、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大约在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时节,气温回暖,万物生发,逐渐呈现一片明媚的春光。古代帝王有祭日之礼,民间则有踏青之俗。五代时南唐诗人徐铉的五律《春分日》,历来被视为咏叹春分节气的佳作。
18、酒杯有限愁难遣,诗句无穷花旋开。
19、谷秧抽碧翻全白,桂叶咽青复浅红。
20、点击进入金翅膀官网,了解更多资讯!
1、忆旧游花朝前一日饮城南酒家,明日阴寒微雪,故有卒章阴晴之语(淸末民国初•姚华)
2、东皇提白日,北斗下玄都。
3、灵秀从何代,风流到此公。
4、海棠花入燕泥干,梅子枝头已带酸。
5、昨过山僧余习在,小书红叶拭新霜。
6、犹记得、雕梁旧日空巢土。
7、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指出春分日平分昼夜、平分春季的特点。中间两联描写节令春光。“晴天”、“绿野”两句,意谓风和日丽、花木葱茏,正是踏青游赏的好时节。“燕飞”句点明燕子纷纷南归,此正是春分节候之“花落”句流露春光短暂、繁花凋零之意。由此自然过渡到尾联,思妇登上高楼,注目远眺、吟唱低诉,企望心上人早日归来,莫负大好韶光,“不可闻”三字,道尽凄婉之意。
8、过春分天气,怪奢云乍护,酥雨难霁。
9、铉(xuàn):古代举鼎器具,状如钩,铜制,用以提鼎两耳。
10、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仲春。仲春在24个节气中属惊蛰、春分两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