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柳如是诗词集锦(精选文案89句)

一、柳如是诗词

1、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2、水绘青莲碧,隔帘梅影幽。

3、柳如是“少为吴中大家婢”,年轻的时候,是吴江县在朝中任过宰相的吴江名人周道登的小妾,曾一度得宠,或是周道登的去世的原因,导致她在周家不能立足,于崇祯五年(1632)被周家卖到松江为妓,当年柳如是才15岁,从此沦落风尘。

4、这首《金明池·咏寒柳》是柳如是的长调代表作,词中化用古人词意错综用典,足见其学问博洽。所谓的咏柳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抒发柳如是自己的身世之感,这寒柳飞絮似乎就是词人的化身。

5、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6、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7、0金陵冬夜明末清初·林古度

8、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9、柳如是没写《长相思》,是陈子龙送她的。长相思美人昔再春风前,娇花欲语,欢倚细腰欹绣枕,愁复凭素手送哀弦,美人今在秋风里,碧云迢迢隔江水,写尽红霞不肯传,紫鳞亦妒婵娟子,劝君莫向梦中行,海天崎岖不制平纵使乘zhidao风到玉京,琼楼群仙口语轻。别时余香在君袖,香若有情尚依旧。但令君心识故人,绮窗何必常相守。

10、624期—(诗词)有没有一句诗让你觉得是人间绝句

11、「古风志同道合者加qq群113919521」

12、人去也,人去绿窗纱。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好处暗相遮。

13、确实,柳如是在年轻的时候,就才名远播。崇祯十一年(1638),刚刚21岁的柳如是便出版刊行了她的诗词作品集《戊寅草》,当朝才子陈子龙为她的诗集作序,且在序中对柳如是的诗激赏不已说:“备沉友之致,进乎华骋。”

14、有道是:"一个人的品德来自于朋友圈的影响,"柳如是从事社交活动,早接触的是"东林党"的一些文官,比如与李待问、宋征舆、陈子龙等都发展过一段恋情,尤其与明末大英雄陈子龙的爱情轰轰烈烈,二人情深意切,举案齐眉同居在松江南楼,赋诗作对,互相唱和,足见其感情深厚。

15、想当年,她肯在风华之年嫁给钱谦益,必是因为看出钱不是简单的世俗之徒;而这次对她“红杏出墙又如此宽容,甚至不惜和儿子断绝关系,柳如是焉能不感动万分在这种情势之下,有侠女风范的她,除了与钱谦益休戚与共、生死相随之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当然,如果钱谦益不肯原谅她,她肯定会断然离去,不再“从一而终!钱谦益到京城后混得并不理想,他一心想着高位,终还只是得了个闲职,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16、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17、诗词歌赋|古风小说|古装影视|古风测试|历史趣闻

18、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19、作者在泷水行船,写出所见奇景。船行崎岖,瀑水急流,船像从天上飞下来一样。白浪滔天,好像要把山拍倒。在浪涛面前,江边巨石也吓得不敢动弹,鸥鸟看到如此浪涛,也不敢在水面稍作停留,刚想落下又赶快飞走。

20、夕照清溪水,秋波脉脉横。

二、柳如是诗词集锦

1、印度大型佛教电视连续剧《佛陀》

2、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3、1645年,明清鼎革,柳如是要为封建时代的气节而死,她不留恋,说做就做,扑通一声就往水里跳,然后叫钱谦益一起跳,钱谦益表现得很逊,试了试水,犹豫着说:水太凉,我怕会感冒

4、这是一首怀古诗,全诗充满幻灭感和无奈感。他来到项羽自刎的乌江边,看到碧树红墙,春沙古庙,不禁悲从中来。项羽称雄一世,却被韩信打败,自刎乌江,其战绩功过都随风而去。而打败项羽的韩信,也没有得到善终,他不一样被“鸟尽弓藏”死于未央宫么?

5、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6、自爱文园能犊鼻,那愁世路有羊肠。

7、明人相信,一往情深是生命意义之所在,也是生命瑕疵的救赎梁柱。这种看法便是晚明艳情的中心要旨。此一情观重如磐石,特殊脱俗,也是内心忠贞的反映。“忠”乃古德,有史以来就是君臣大义,不过本书对此自有新意发微。看在陈子龙及其交游眼里,晚明婵娟大可谓“情”与“忠”的中介:心中佳人乃艳情的激励,也是爱国的凭藉。胸中无畏,“露才扬己”,又是晚明人士理想的女性形象,也深合时代氛围。晚明诸子绝少以为情忠不两立:此事说来话长,但原因全如上述。时势既而两趋,从明到清的文学当然结合两者所长。然而朝代兴革所形成的社会动乱,自然会把两种理想推向崖际。此事尤可想见。

8、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

9、龚鼎孳,是明末清初大才子,位列“江左三大家”之一。入清后,他投降清政府。因改变文人节操,备受时人唾骂。他辩解说:不是我不想以死明志,是因为我小妾不肯让我死。他的小妾是明末名妓顾横波,属于“秦淮八艳”之一。

10、「古风内容投稿加写手群559380337」

11、钱谦益在北京当了半年的官便称病回家,1647年,钱谦益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后经柳如是四处奔走,1648年被救出,柳如是救出钱谦益后,劝钱谦益与郑成功等抗清人士联系。而柳如是自己则是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柳如是的这些举动冲淡了人们对钱谦益的反感。

12、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13、管仲的5条至理名言,为霸业而生的大智慧,读懂一生受益

14、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

15、后来清军攻陷南京后,钱谦益又带头投降,还想拉着柳如是一起去,柳如是不愿做降臣命妇,未去北京。后来钱谦益在清朝当了半年官,嫌丢人回来后,又涉黄毓棋抗清案被抓。柳如是不断替钱谦益奔走,终于将他救出牢笼。后来钱谦益在柳如是的不断劝告下,积极联络郑成功和南明永历势力进行抗清大业。

16、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17、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18、“柳如是的投湖殉国之举”。柳如是没有。她是被钱谦益的族子为争财产逼迫自杀的。详情请参考邓之诚先生的《桑园读书记附:柳如是事辑》。《柳如是事辑》一书,前有清代怀圃居士题跋,以龚鼎孳与钱谦益对比,认为“其志同,其行同,而其纳妓……亦无不同”。但顾媚与柳如是相比,以柳为胜,有气节,尚节烈,又终“以家变而自经”。故应搜集其遗事,以传世。世。。

19、这种细腻巧妙的手法,写出来真是不俗!

20、柳如是一生影响大的事,就是与钱谦益结成了夫妻。20岁前后,柳如是为择偶多次请朋友介绍,她在与朋友的信函中,多次表露择偶标准,一是要有文才,二是要有地位,三是还要有钱。

三、柳如是诗词的艺术特色

1、幸福的日子易逝,柳如是在为钱谦益生了个女儿后,明朝皇帝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亡,柳如是虽然没有官职,但位卑不敢忘国。

2、徐看雀坠枝先坠,谁借桃僵李亦僵。

3、寂寞春风香不起,残红应化雨丝飞。

4、1638年,柳如是结识了礼部侍郎钱谦益,二人聊得甚欢。1640年,柳如是以男装与钱谦益再次相遇,二人流连于湖光山水之中,饮酒作诗,渐渐情到深处。1641年,柳如是嫁给了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钱谦益,柳如是为其生下一女。

5、这一年,崇祯皇帝自尽,明亡。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做了南明的礼部尚书。可是,不久清兵兵临城下。柳如是面对水面劝钱谦益一起殉节。钱谦益自己慢慢先走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却奋不顾身一下投进水中,幸好被钱谦益救起。

6、“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此处词人化用汤显祖《紫钗记·折柳》中的唱词,表明了词人虽然身处烟花之地,却志向高洁,不愿折腰的心气。

7、朋友就像一只美丽的翠鸟,经过岁月变迁,他已经苍老,连朋友大都已经去世。被风霜侵袭,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但是即便如此,他在南方寓居,再也没有回到北方的念头。北方是清政府,不去北方,暗示他坚持气节,不与清政府合作,更不会去当清朝的官员。

8、柳如是(1618年~1664年),明末清初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浙江嘉兴人。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9、但更加让人惊艳的,是这八位妓女才女,都在明朝灭亡、外族入主中原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其品格比很多男人还男人!尤其是柳如是。

10、悄然独立听啼鸣,枝影斜欹庭户中。

11、水绘青莲碧,隔帘梅影幽。

12、“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诗人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心中的无尽烦闷该如何得解,恐怕还要向知心人诉说个明白。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

13、曲萦推第墨洒拟全能。

14、534期—(诗词)古诗词中的那些定情信物

15、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16、“巨石有时亦却立”,我认为是拟人的无理而妙。前句写白浪如山,与浪花相比,巨石都显得矮了三分,退让在一旁。石头固然是不动的,如此写,就显得风高浪大,虽无理而绝妙了。

17、其它女人暂且不提,柳如是从事的职业并不光彩,但后来她做的一件事,受到了后世人广泛的尊重,这件事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18、陈子龙乃不世之才,也是时代的代表。我想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这么一个人。陈子龙的诗词大业是否成功,这得由读者揣想评定。但是不容否认,他把“情”与“忠”这两个不同的主题交织成为一体,也把前人传下的风格与体式融通重铸,以便涵容新的内蕴。至于他的诗体革新的成效,仍然有赖读者把脉评估。

19、尔倚寒风吾倚酒,老来颜色一般红。

20、柳如是:《半野堂初赠诗》声名真似汉扶风,妙理玄规更不同。一室茶香开澹黯,千行墨妙破冥濛。竺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钱谦益回:《庚辰仲冬河东君至半野堂有长句之赠次韵奉答》文君放诞想流风,脸际眉间讶许同。枉自梦刀思燕婉,还将抟土问鸿濛。沾花丈室何曾染?折柳章台也自雄。但似王昌消息好,履箱擎了便相从。

四、柳如是诗词评注

1、有幽默旷达者,如林古度和吴嘉纪的自嘲;有怀古感伤者,如龚鼎孳的吊古伤怀和柳如是的春闺寂寞;也有笔法精巧者,如顾炎武的“隐喻”式表达和屈大均的雄奇式写法,都有独到之处。

2、今天,王和尚推荐清朝六首经典绝句,皆有所长,各尽其妙,值得细读细赏。

3、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4、由于南朝弘光小朝廷偏安一隅,君臣都醉生梦死、争权夺利,很快就被清军消灭了。柳如是听到消息后,的痛苦,就准备和钱谦益一起投水殉国,以死明志。可钱谦益这个人怕死,却说:“水太冷,奈何。”柳如是很是失望,欲投水自尽,被钱谦益拉住,自杀未遂。

5、若联系作者先仕明后降清的背景,这首诗还别有弦外之音。

6、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因家贫自幼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明末清初著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艳"之一

7、于是,钱谦益投了清,去了北京,柳如是拒绝同去。钱谦益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不到半年的时间,在柳如是的影响下,就以病辞职回家了。回家不久,又因两起案件受到牵连入狱。柳如是在病重去贿赂才将钱谦益救了出来。

8、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9、虽沦落为风尘女子,但柳如是艳绝尘寰而又才华出众,所以当时她交往的都是当朝才子,或当朝名士,《柳如是轶事》载:“其在云间(松江古称云间),则宋辕文、李存我、陈卧子(陈子龙)三先生交密。”

10、“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开篇两句便让人感觉到阴冷萧条的气息,“有怅”、“无情”用在了“寒潮”、“残照”上,实则是为这南浦的“寒柳”渲染处境,感慨自己的满怀凄凉。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11、结句“浑如孤鹤入芦花”,是一个绝妙的比喻。他蜷缩在破絮之中,就好比一只孤鹤栖息在在芦花堆中。鹤与芦花,都是极美的意象,他却拿来比作自己和破絮,真是化俗为雅,既然形象生动,又充满了自嘲,是一种苦涩的黑色幽默。

12、眉楼訾阉党,桃叶慕清流。

13、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用英文撰写陈氏诗词的专著。以中文所作的努力,也是寥若晨星。中国人总以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通俗小说来为时代与文学定位。这种说法甚嚣尘上,却非正确的文类演变辙迹。难怪明清诗词的研究欲振乏力,现代学者多半视若无睹。这种情形也大大扭曲了传统文类发展的本然。事实上,诗、词一旦生发,就不可能会在历史上消失,吟咏填制者反而代有其人。职是之故,本书自感责无旁贷的一点,也就是要填补中国诗词研究上的这个大罅隙。除此之外,从17世纪以迄本世纪初,中国文学史更经历了一场古典诗词的文艺复兴。我敢说词体重振,陈子龙居功至伟。他筹组云间词派,免得明词堕落不振。较诸“词”在南唐(937—975)所处的黄金盛世,陈子龙确实认为明词堕落颓唐,有待振兴。

14、千古风流咏八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喜欢这首,不比苏轼,辛弃疾的差

15、顾炎武是明末著名学者,学问精深,思想深湛。入清后,他拒绝清政府的征召,以遗民自居,心向明朝而潜心学术。因此这首诗,就是在夸赞同样坚持气节的朋友路舍人。

16、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17、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18、人去也,人去画楼中。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端有夜来风。

19、在崇祯末年,柳如是推动钱谦益开展抗清斗争,被后世称为“女侠明姝”。柳如是从小聪明好学,但由于家里边比较贫困,就被卖到吴江为婢女,后来在16岁时被卖入妓院,为了不给家族蒙羞,就改了个名字叫柳隐。由于她美艳角色才气过人,便成了秦淮河上有名的妓女。她留下很多轶事佳话,诗稿传世的有《尺牍》、《戊寅卓》、《湖上草》等。

20、0西湖八绝句其八清·柳如是

五、柳如是诗词名句

1、常人多以为陈子龙乃明末志士,为国捐躯,九死无悔。陈氏在历史上据有一席之地,无疑这是主因。但是,这一点也有负面影响,因为一般学者仅仅知道他是爱国诗人,不及其他。所以,迄今为止在西方汉学界中,罕有人对陈氏的贡献下过公允的判决,视其整体成就为“文学”者更是少之又少。其人诗词乃重要瑰宝,惜乎学者读者多充耳不闻。“艳情”又为其词作重点,所写尤其关乎诗人歌伎柳如是。他们之间过从甚密,史有信征。然而,传统传记家或为护持陈氏“儒门英烈”的名望,大多搁笔不谈他和柳如是之间的情缘。以明、清学者常常征引的《牧斋遗事》为例,对此便多所扭曲(《别传》,上册:88—89)。当然,陈寅恪的《别传》一出,我们对陈氏的感情生活顿然有较深入的认识。

2、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3、崇祯自杀后,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朝廷的礼部尚书,后清兵南下,兵临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跑到水边,试了一下水,然后说:“水太凉、不能下”,柳如是于是奋身跳池,但被钱谦益一把捉住。之后钱谦益投清北上,被任为礼部侍郎,柳如是留在南京不去。

4、一枝片叶休轻看,曾住名山傲七贤。

5、兴来泼墨满吟笺,半是张颠半米颠。

6、拙作还有一个千丝万缕总是不离的强调:诗体的问题。文人对过往体式文类汲汲看重,必然会倾力注意诗体之别,而这几乎便是诗人传达个人声音有力的策略。体式的问题一旦求得解答,我们即可据以了解诗人对传统的反应为何,甚至也可以认识他个人美学观的倾向。本书目的之就是要说明陈子龙所写的诗、词皆有其个人情爱与家国之思的双重强调:在他笔下,诗、词恰可传递“情”与“忠”的“不同”层面。我兴致特别盎然的地方,在陈氏所欲表达的意义往往随着诗体的变动而变。这也就是说:陈词常常思索得失的问题,但陈诗往往超越了这些问题。我相信类此的文类研究(genrestudy)是认识陈氏文学贡献的枢纽。就中国诗词的内容而言,这种研究也有更开阔的意义。

7、真霸假王谁胜负,淮阴高冢亦斜阳。

8、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

9、一代风流才女,在丈夫去世不到两个月,便香消玉殒。死时四十六岁。柳如是去世后被单独埋葬在虞山脚下,墓碑上有“河东君”刻字。而离她墓不远处,是钱谦益与原配妻子的合葬墓。

上一篇上一篇:写月亮的古诗(精选文案140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