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胡林翼是陶澍的女婿(精选文案50句)

一、胡林翼

1、对于人才的渴望,胡林翼更是求贤若渴,在当时胡林翼便获“荐贤满天下”的美誉。他在人生的后岁月还不忘向朝廷举荐人才,其中专门上了一道《敬举贤才力图补救疏》,在这个上书中他极力推举左宗棠、李元度、刘蓉、严树森、阎敬铭等一批人才,这些人都在后来的历史风云跌宕时刻起到了重大作用。

2、历史漫谈君觉得,能做出此事的,除了胡林冀,没有第二人。胡林冀就是如此爱才惜才,忠心报国。并且,胡林冀还在益阳石笋瑶华山用了自己毕生的积蓄,而修建了一座书院来培育后人,造福子孙后代。

3、其实,胡林翼北疆臣们看中的是剿匪能力,当太平军席卷两湖时,特别是湖北局势全身糜烂时,胡林翼被湖广总督吴文镕调到湖北参战。1854年,胡林翼带着600黔勇取道岳州入鄂,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吴文镕战死,胡林翼成了没有人要的孤儿,不知该往何处去。

4、胡林翼(公元1812年7月14日-公元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芝,晚清中兴名臣之湘军重要首领,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抚鄂期间,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在武昌咯血死。有《胡文忠公遗书》等。

5、在这期间,朝堂上涌现出一批卓越的政治家,实干家,他们立志改革,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用尽毕生智慧、心血,力图挽救走向末路的清王朝。

6、影响一代王朝兴衰的名臣胡林翼出师未捷身先死54整个清朝只有两百来个人得到过谥号,级别要高,而且要建立过很大的功勋

7、弘扬益阳本土文化,以原创无厘头方言搞笑为特色,着重“新奇特”,让笑声传遍大街小巷,把欢乐留给益阳人民!

8、曾国藩 按照旧时人们“叶落归根”、“魂依故里”的观念,传统思想浓厚的曾国藩按理应归葬其湘乡(今划归双峰)老家,但曾国藩后却葬于省城长沙附近的善化县坪塘(今望城县坪塘镇)伏龙山, 左宗棠 左宗棠的墓在长沙县跳马乡杨梅河白竹塘 胡林翼 湖南益阳市寨子仑主峰龙峰上

9、0沈葆桢,福建侯官人,与民族英雄林则徐是老乡。沈葆桢,早年在曾国藩麾下效力,但崛起得益于左宗棠,两者关系密切。沈葆桢担任江西巡抚期间,与曾国藩闹矛盾,投靠左宗棠。后来,沈葆桢成名之作:主持福州船政局,乃左宗棠督师西北时,交由他打理。沈葆桢能挤进中兴名臣行列,主要得益于办船政局,培养近代海军人才。

10、胡林翼的品质的高贵在于大局意识极强,却并未突出自己,取代曾国藩的湘军地位,在咸丰帝不待见曾国藩,甚至担心给其大权,会威胁满洲统治安全。在这种情况下,胡林翼想尽办法,为曾国藩创造重新复出的机会。对胡林翼的推荐,曾国藩是十分感激的,他曾说:“胡润之事事相顾,彼此一家,始于=得稍自展布以有今日,诚令人念之不忘。”《能静居日记》

11、关于曾国藩想做皇帝的谣言

12、郭昆焘也向胡林翼告状,因为都知道胡林翼与左宗棠关系特别好。左宗棠惹了一身官司,朝廷派钦差大臣差一点把他处死。这次主要是在南书房的郭嵩焘来营救。因为郭嵩焘是天子近臣,所以通过一些办法来营救他。但是后来左宗棠恩将仇报,用参奏来对待郭嵩焘。所以郭嵩焘兄弟两人,经常在胡林翼的面前告他的状。包括曾国藩也跟胡林翼说,我今后对左公是王小二过年,一句话不能说。

13、去世前几天,他给其老朋友阎敬铭的书信里除了谈财政问题外,又将自己病症向其描述:“弟病后颓坏甚惫,足踏一炉,顶戴两风帽。年未颓然如九十人,亦何可丑!一月余未剃头,今日以烧酒洗剃,揣揣恐吾头之岑岑也。……林翼前病,本觉不可活,作梅到又复活,活亦赘耳。”

14、友情,是建立在依赖借力基础上的。若无可依赖与借力,谁还肯交往。

15、胡林冀的大成就是在担任湖北巡抚期间。围剿太平军居功至伟,1856年12月,武昌被围日久,外援渐绝,粮食、弹药俱形匮乏,加之洪秀全将韦昌辉处死,武昌太平军主要守将韦俊深恐株连,已无心再守。19日夜,乃洞开城门,七道并出,突围他走。汉阳太平军也同日撤出。胡林翼乘机占领武昌、汉阳,并以日行800里的速度向朝廷奏捷。朝廷也以武昌克复,实授胡林翼湖北巡抚、赏戴头品顶戴。1858年3月30日起,胡林翼部由李续宾、杨载福督军围攻九江,占领全城,九江太平军守将林启荣战死。 胡林翼因调度有方,赏太子少保衔。

16、在晚清,时人都认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李慈铭说胡林翼“老谋深识,烛照不遗,固中兴第人”,王闿运曰“中兴之业,实基自胡”,而沈卓然认为胡应位列同治中兴功首,指出“世徒知曾、左之贤,而不知胡文忠固在曾、左之前.盖胡公之学与才,实无逊于曾、左;而于政治、文章、经济、军事,固无所不学,无所不致其用也.更考其生平,不独坐镇武昌,坚守不摇,以扼形势之要;且于课厘馈饷,擘画尽善,遂使当时诸军无饥馁之扰,克奏中兴之业.由此而论,允推功首.即其察吏安民,兴利除弊诸政,亦皆大端,足为后世之法式”.可见,胡林翼能文善武,懂经济,擅理政,是一个复合型人才

17、梅英杰:“中外论者服公治行才望,相与欷歔慨叹,佥谓有清中兴之业,实基自公。“

18、1858年3月30日起,胡林翼部由李续宾、杨载福督军围攻九江,占领全城,九江太平军守将林启荣战死

19、第二个“心”是“小心以护友生”,对朋友小心,唯独他能使大家愉悦。像左宗棠跟曾国藩不合,左宗棠跟李鸿章闹矛盾,他们内部总有一些芥蒂,但胡林翼总是小心翼翼,呵护内部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高层的人。

20、但是咸丰皇帝不吃这一套,只令曾国藩入川带军,不给总督之职。这样一来,曾国藩入川之后,还是“客军虚悬”,会被四川当地官员排挤的。于是胡林翼建议官文再次上奏,不让曾国藩入蜀,说安徽军事吃紧,让曾国藩留在湖北,与胡林翼合军一处,共同收复安徽。官文很配合,皇帝同意了。这之后,曾国藩的事业才开始顺利一些。根据《能静居日记》,曾国藩对幕僚赵烈文回忆道:“八年起复后,倏而入川,倏而援闽,毫不能自主。到九年与鄂合军,胡咏芝事事相顾,彼此一家,始得稍自展布以有今日,诚令人念之不忘。”

二、胡林翼是陶澍的女婿

1、咸丰十年闰三月,江南大营溃败,四月苏州嘉兴沦陷。局势危急,胡林翼说:“从此天下大局,必难支撑,即皖北楚北亦难独善”,“狗逆逞志于下游,必于秋后挟全力上犯,旁轶横扰,多方误我矣。奈何奈何!”

2、而天京事变之后,东王杨秀清之死,还引发了太平天国的另一项政治变动——洪秀全依然对世俗政务不感兴趣,而醉心于他的宗教学,但在选择政务代理人上,不再信任外人,而把大权交给了他的两个兄弟。

3、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书信里,曾国藩感叹说:“胡宫保已于八月二十六亥刻去世,可痛之至。从此共事之人,无极合心者矣”,他不仅失去一位重要同事,更失去了一位大力支持的朋友。

4、胡林冀驯服湘军猛将鲍超

5、相传胡林翼被点为翰林后,常与同乡善化人周寿昌出入花街柳巷间。一天晚上,正与周寿昌一起在某娼家,突遇坊卒夜里巡查,周寿昌机警,躲避进厨房,换了身衣服,所以没有被抓住,而胡林翼等人被抓回去问讯,因为不敢吐露身份,所以很是受辱。等到他被释放出来,就与周绝交,认为其临难相弃,不够朋友。其后,胡林翼治军招勇,就不喜用善化籍人。

6、友情还是有的,主要是胡林翼慧眼识人材。

7、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在河北驾崩之后不久,胡林翼也因病去世了。曾国藩在家书中悲痛地说:“从此共事之人,无极合心者也。”咸丰十一年八月,湘军攻克安庆,从此扭转了整个战局。曾国藩深情地回忆道,安庆会战围点打援的谋划完全是胡林翼提出来的。“楚军围攻安庆已逾两年,其谋始于胡林翼一人。”“前后布置规模、谋剿援贼,皆胡林翼所定”。

8、曾国藩上《通筹全局折》,回答了东征的战略问题。这是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对东南军务负责之后的第一份总纲文件。此为湘军集团针对大局的表。

9、除了知兵、理财外,胡林翼在晚清还以善于罗致人才、推荐人才出名。其中尤以七次荐举左宗棠传为政坛佳话。限于篇幅,这里不作展开。

10、0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晚清铁血战将,民族英雄。左宗棠崛起,得益于张亮基、骆秉章、胡林翼。张、骆担任湖南巡抚期间,聘用左宗棠担任幕僚,让他有了施展才华之机会。胡林翼,左宗棠好朋友,在“樊案”中力挺左宗棠,还让郭嵩焘在京城走关系。结果,左宗棠不但无罪,还得到四品官职,真乃幸运之王。

11、蔡锷:“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铮佼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个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

12、湘军崛起|曾国藩到底想不想当皇帝?

13、不知不觉间,胡林翼在金陵荒唐了整整一年,花掉了陶家上万两白银。陶澍认为该是让他收心读书了。于是,在一次宴会上,陶澍面对着请来的文武官员,大声对身旁的胡林翼说:贤婿来金陵一年来,金陵的山水与脂粉韵味,该见的该玩的也都经历过了。一个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是不会长久沉溺于声色犬马的。希望从明天起,忘掉过去,重新开始。请在座的各位见证。

14、如果说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人加董事长,那么胡林翼就是无可置疑的CEO,整个集团的运作都离不开胡林翼,要不是死得早,或许他的名声还要盖过四大名臣后面的两位许多。

15、对于湘军主要人物的胡林翼的安危,他的朋友和搭档曾国藩更是揪心难过,却无可奈何,在决断安庆之战时,二人在船上商谈军机,无奈的是,曾国藩看着虚弱的胡林翼说不上几句话便口吐鲜血,“至胡帅船中,久谈。渠昨夜吐血甚多,委顿之至,为之忧惧。”虽然此后曾国藩安排擅长医道的幕僚为其看病但均回天无术。当曾国藩接到胡去世讣告的当天日记里写道:“巳正接信,知胡宫保于八月二十六日亥时去世,哀痛不已。赤心以忧国家,小心以事友生,苦心以护诸将,天下宁复有似斯人者哉!”

16、胡林翼自己也表示说,他对左宗棠也有不满,也想和他抬杠,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横览七十二州,中国大地,才能没有人能超过他。

17、晚清名臣胡林翼故居就在湖南省,属于湖南省益阳市,具体地址是在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宫保第村。

18、胡林冀虽然和曾国藩、左宗棠是同一年代的人,又是湖南老乡。但是胡林冀是个官二代,其父胡达源是个四品京堂,所以他从小就有优越的条件接受教育,又被两江总督陶澍看上,定了娃娃亲,而后成为他的乘龙快婿,一切都顺风顺水。道光十六年25岁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

19、当时,陶澍正担任两江总督。俩口子婚后没多久,便随了岳母大人一起去金陵。

20、胡林翼得到湖北巡抚实权后,已经是他说了算,军事上,都是他一言堂。他开始选将,练兵,整顿军队。胡林翼没想到,他的军事生涯迎来了开门黑。5月份,与太平军大战武昌城下,从沙洲到汉阳到武昌,甚至自己的大本营金口大营,都和太平军鏖战却拿不下。

三、胡林翼家书翻译

1、胡林翼心灰意懒,感到前途渺茫,迟迟不愿意出来做官,家里朋友不愿意看到一个大好青年就此沉沦,他的同窗两淮盐运使但明伦给他指出了另外一条路——捐官。两淮盐运使是个肥差,但明伦出大头,剩下的则由三个大学士潘世恩、卓秉恬、陈官俊以及陕西巡抚林则徐、云贵总督陆建瀛凑齐,一共一万五千两。

2、而胡林翼上折《敬举贤才力图补救疏》,向咸丰提出了人事安排问题。此为湘军集团针对大局的里。

3、道光十五年(1835)胡林翼参加乡试、会试,竟然颇为顺遂,连中举人、进士,此后进入翰林院,并被授予编修。虽然科场得意,但胡林翼的性格在当时便颇具个性,早年便很反感科举,曾说“八股之害,甚于焚书”,在当时已经将目光转向到经世之学上来。几年后,由于守丧,胡林翼告别了官场,回到故乡开始隐逸生活,然而这种长期静态的生活方式让他越来越难以忍受,终于在1846年的一天,胡林翼拿出朋友们凑来的上万两银子来到吏部捐官。

4、作者谭伯牛,岳麓书社出版

5、这件事的原因特别简单,没有前面那些朋友所说的阴谋论之类,不需要做过度解读。

6、巧合的是,后来李秀成被捕,在曾国藩营中写供词时,也提到了封王太多,为太平天国遭致失败的一大失误。虽然胡林翼与李秀成分属不同阵营,但意见如此一致,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7、后来,胡林冀又对鲍超苦口婆心好一通劝慰,才使鲍超对曾国藩更衷心,之后立下了赫赫战功。胡林冀给鲍超的信的部分内容如下:“韩信为王,不忘漂母一饭之恩;张仓作相,而退朝即事奉王陵及王陵之妻如父母,终身不改,此其存心正大仁厚,可师可法。弟以一协标兵,受涤帅知遇,一年拔至守备,加都司,此次以旧卒归旧部,岂忍萌妄念哉!”从此可以看出,胡林冀真是苦口婆心,对鲍超是用心良苦,对大清是一片赤诚。

8、0李鸿章,安徽合肥人,号称“东方俾斯麦”,洋务运动代表,一位颇具争议之人物。李鸿章能崛起,靠曾国藩培养,这点毫无疑问。李鸿章,危难之际经常抛弃上司,人品不行。起初,曾国藩也不想培养他,但弟弟曾国荃不想去苏南作战,陈仕杰又拒绝出山。此时,李鸿章主动请缨,曾国藩只好让他回家招募兵勇,组建“淮军”,而后东征苏南,从此得以崛起。

9、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的迅速兴起,加剧了整个清朝的动荡,从广西到湖南一路势如破竹,大清一时之间乱象丛生,岌岌可危。在贵州的胡林翼虽然颇有政绩,其处境却并不理想,原因很简单,就是他立志做清官,以至于穷到家丁忍受不了清苦,纷纷离去。由于断绝与官场利益往来,到了“在黔八年,交情绝少”的地步,更为少见的是作为官员的经济生活到了“市卖皆穷,借贷亦难”的地步,原因很简单,他这样当官,没有谁看好他的前程,自然也就不来依附了。

10、曾国藩称赞胡林翼的第三个“心”是“苦心以护诸将”。湘军大将中,彭玉麟、杨载福者两人是水师中的两员大将,但是也闹矛盾,甚至出现绿营军那种败不相救的情况。

上一篇上一篇:李旭利 长石(精选文案138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