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孝敬父母的名言
1、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3、孝顺父母的经典句子语录,善待父母,因为孝顺是一切美德之首!一个人即使事业有成,不孝父母,也会声名狼藉;即使一个人很有钱,不孝父母,也会很没面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异,老少有亲,朋友有信。如何孝顺父母正能量孝顺老人的句子百善孝为先,要孝顺父母。
4、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5、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7、——《劝报亲恩篇》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8、父母惟其疾之忧。
9、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10、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11、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12、不孝的人是世界可恶的人。——鲁迅
13、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14、冬天,冰天雪地,天气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地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15、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1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7、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18、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9、为什么妻子会这样呢?那就找到原因,和妻子进行沟通啊。要开导,都结婚了,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20、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弟子规》
二、我们要及时孝敬父母的名言
1、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3、好好孝敬我们的父母吧,他们不需要你给予多大的物质,只要求你常来问候与陪伴!
4、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5、——孟郊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高贵的感情。——孟轲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6、不孝的人是世界可恶的人。
7、如下: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8、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9、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0、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1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清)李毓秀《弟子规》。
12、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1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1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6、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17、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18、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20、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三、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
1、别老想着以后还来得及,亲情等不及,尽孝需及时。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高贵的感情。——孟轲
3、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高尚、真诚和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4、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5、解释: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6、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8、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9、父母所想做的事,我依照着去做;父母所牵挂的人,我亲近厚待他。
10、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11、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12、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内睦者,家道昌。——林逋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13、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对待老人时只需要换位思考就可以,自然而然的你就会懂得老人需要什么!
14、可怜天下者,唯有父母心。
15、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6、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7、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18、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
19、善待父母,因为他们是心疼我们的人。这世上除了父母,任何的付出,都需要回报;任何的关系,都需要维护;任何的关心,都需要相互。
20、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四、孝敬父母的名言
1、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3、你孝顺你的父母,尽心尽力的照顾好父母,你的儿女会受你的作风影响,也会孝顺你,孝道传承一代又一代!
4、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5、2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格言:1 世界上有一种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2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 诗句: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2 母亲的爱山,没有母亲的爱高; 海,没有母亲的爱深;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 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 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 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
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7、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8、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孟子·离娄上》
9、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0、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1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您真是个孝顺子女请你不要纹身。真正的孝子多做善事集福,不让父母为你的生活担心,一定要听父母话,身体力行做到弟子规内容的人是真正的大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古人云:孝道有三个层次,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祝福你父母健康,平安吉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12、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3、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14、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1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16、孝敬父母格言不孝的人是世界可恶的人。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高贵的感情。母爱胜于万爱。世界上有一种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
17、父母老,来日短,多陪伴,莫留憾。
18、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19、解释: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20、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五、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或诗句
1、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4、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曾子曰:幸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5、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6、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7、——林逋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8、注释: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9、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0、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11、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
12、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弟子规》
1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5、长幼有序。——孟子
16、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7、孝敬父母,一刻都不能等。
18、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9、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出自(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20、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六、孝敬父母的名言
1、注释: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4、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5、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6、世界上有一种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7、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9、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亚伯拉罕·林肯
1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11、对父母越孝顺,你则越富有。
12、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1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14、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
15、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1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17、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1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高贵的感情。——孟轲母亲,是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0、——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孝经》 母亲,是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1、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2、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3、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意思是: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4、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5、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6、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名贤集》
7、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解释:只有孝顺父母,才能解除忧愁。
10、当你开始懂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你心境的格局才是真正的宽阔与大气!
11、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高贵的感情。——孟轲
12、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3、解释:侍奉自己的亲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均可以使亲人感觉安定,是孝顺的高境界。
14、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意思是: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5、善待父母,是一个人大的福报。
16、——《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17、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8、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19、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孔子
20、所谓不孝者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2、在幼童的心和口里,母亲就是上帝的代名词。
3、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4、注释: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5、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