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黄河的诗句
1、《水调歌头·赋三门津》(金·元好问)
2、纵横驰骋在广博的中华大地之上。
3、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
4、《凉州词》(唐)王之涣
5、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6、三春白雪归青冢,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7、《黄河》(北宋·王安石)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0、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行路难》)
11、译文:黄河之水似乎是从天上而来,黄河之险让人鬼都要俯瞰而欲过不敢。
12、鼻动成群。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13、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回瞻旧乡国,渺漫连云霞。
14、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15、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16、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17、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18、从诗中对黄河的描述看,它那狂暴肆虐、滔天害民之形,似乎颇有象征意味;至于“白齿若雪山”的“长鲸”,似乎更是另有所指。
19、此诗是借乐府古题以及古老的渡河故事写下的一首狂放而怫郁的悲歌。从诗中对黄河的描述看,它那狂暴肆虐、滔天害民之形,似乎颇有象征意味;至于“白齿若雪山”的“长鲸”,似乎更是另有所指。
20、从古至今,面对着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许多文人都为此留下了不朽的华章。
二、有关黄河的诗句,成语,俗语各一个
1、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
2、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3、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4、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6、《浪淘沙·九曲黄河沙》(唐·刘禹锡)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8、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9、从思想境界看,此诗表现出来的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静观”,即在社会之外看社会,人生之外看人生,景观之外看景观,充分体现了王维山水诗的深邃、幽静等特点。
10、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11、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
12、黄河落天走东海,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一条飞龙出昆仑,摇头摆尾过三门。吼声震裂邙山头,惊涛骇浪把船行。”“三气周瑜在江东,诸葛亮将台祭东风。祭起东风连三阵,火烧曹营百万兵。”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唐柳中庸《征人怨》)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唐李白《古风》)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唐李白《寄远》)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唐杜甫《黄河》)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13、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14、译文:远望,黄河像细丝一样,弯曲迂回地从天边蜿蜒而来。而后,它奔腾,汹涌激射,山震谷荡地挺进。飞转的漩涡,犹如滚滚车轮;水声轰响,犹如秦地焦雷。
15、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6、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17、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18、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19、《黄河夜泊》(明·李流芳)
20、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
三、有关黄河的诗句李白
1、短短二十个字,将黄河的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全诗由景入理,极富教育意味。
2、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3、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4、这首诗出自清代宋琬的《渡黄河》。
5、译文:黄河巨浪滔天滚滚而来,轰鸣回响犹如雷声震动。
6、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孕育出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所以中华儿女把黄河当做中华民族的摇篮,称其为“母亲河”。
7、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8、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黄河绕黑山。
9、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
10、问题:黄河神话的古诗?
11、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1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3、夕阳明灭乱流中。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14、由题可知,这是诗人行舟黄河前往今河北清河县时所作的,诗人行舟黄河上,视野开阔,所以诗中多从大处着墨,写出深沉、壮观、气势磅礴的景象。
15、黄河奔腾而来,似从云端泻下,在万仞高山中怒吼,何等壮阔,不远处的孤城却因为这份壮阔多了几分悲壮感。
16、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17、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沙》
18、三春白雪归青冢,黄河绕黑山。
19、黄河岸柳衰,城下度流澌。——马戴《冬日寄洛中杨少尹》
20、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
四、刘禹锡有关黄河的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这首《浪淘沙》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刘禹锡写诗常借物抒情言志,这首诗应是作者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后所写。用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以大起大落的气势,写出了黄河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
3、“渡黄河”这种题材在南朝诗歌中实属罕见。作者身临北境,写出了旅途的感触,从而流露了澄清天下之志。
4、九曲黄河沙,浪淘几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百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已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黄河直北千馀里,冤气苍茫成黑云。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5、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6、《登鹤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
7、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8、(转)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触龙门。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王昌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薛逢: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卢纶:三春白雪归青冢,黄河绕黑山。白居易: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李贺: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
9、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10、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1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触龙门。
12、《公无渡河》(唐·李白)
13、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14、罗隐在当时讲求出身门第、贿赂趋奉的科举制度下,他摆脱不了“十试不第”的命运,所以他的诗多有感时伤事、讽刺怒张之作。这首诗便是他抒泄心中愤懑不平之气的杰作,表面上借用黄河的特点和典故来对其施以赋咏之辞,实则为借事寓意,抨击和讽刺了唐代腐败的科举制度,令士心为之一振。
15、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
16、《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17、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18、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19、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之一》:羽族禀万化,小大各有依。周周亦何辜?六翮掩不挥。愿衔众禽翼,一向黄河飞。飞者莫我顾,叹息将安归?
20、《书河上亭壁》(北宋·寇准)
五、有关黄河的诗句有哪些
1、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2、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出自唐代李白的《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3、年年岁岁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挥舞马鞭手握刀环。时届暮春白雪飘飞归来塞外,奔波渡过黄河绕过黑山。
4、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5、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唐代李白的《将进酒》
6、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黄河绕黑山。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三门津即三门峡,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因峡中有三门山而得名。三门峡以其奇伟险壮而名世,吸引着无数骚人墨客赋诗为文,留下了不少名篇。这就是一首赋写三门峡雄险气势的词篇佳作,既写出了三门峡雄险的气势,又融进了词人自己的人生体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10、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拂舞词/公无渡河》
1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12、黄河,自巴彦喀拉山一路蜿蜒,东流入海,它不仅养育了无数华夏儿女,更滋润了华夏文明。它的波澜壮阔,历来都被文人竞相吟诵。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关于黄河的比较经典的诗词。
13、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14、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15、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常听说黄河好似银河倒泻而来,这事真是真假难辨,
16、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高适《九曲词》)
17、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18、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9、今天身临其境,瞬间就见识到浊浪掀天的景观。
20、黄河落天走东海,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唐)李白
六、有关黄河的诗句
1、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古风》(唐)李白
2、《黄河二首》(唐)杜甫黄河北岸海西
3、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4、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5、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7、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8、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其实人世间的风波比这更加险恶,
11、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12、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13、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14、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15、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
16、东入黄河水,茫茫泛纡直。
17、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18、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19、啸傲苍穹,行云布雨,滋润着神州大地。
20、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
1、《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
2、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5、黄河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诗人们都乐于在黄河边挥毫泼墨,下面这几首诗就证明了这一点!
6、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
7、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九曲黄河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曲曲弯弯的长河挟带着泥沙奔流不息,
8、这首诗便是含感时伤世之情,发穷愁孤愤之音。也写出了黄河浊浪排天,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可谓诗格老成,笔力劲健。
9、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10、这首诗的开篇,只用寥寥数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震荡声中,展现了“西来”黄河的无限声威。其后再用尧帝、大禹治水的典故展示黄河水的狂暴肆虐。接着写到公无渡河的故事,以夸张的笔墨,痛歌狂叟的溺死浪波,经过李白的再创造,带有了更强烈的悲剧色彩。那位“狂而痴”的披发之叟,似乎正苦苦地追求着什么。其中未尝没有诗人执着追求理想的影子在中。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黄河的水发源自昆仑山,它贯穿神州大地,气势磅礴;一路风沙,一路波浪,一旦洪水决堤,万千的黎民百姓将无家可归。
13、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14、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鼓茫茫,棹歌声、响凝空碧。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
15、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16、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17、职思忧悄悄,郡国诉嗷嗷。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