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的诗
1、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2、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3、我的傲骨,血管,脆弱而敏感的神经
4、《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5、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李隆基(685-762),即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庙号为“玄宗”),亦称唐明皇。西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故而多称其为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为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但是唐明皇在位后期(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国势逐渐走向衰落。
7、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8、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9、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10、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11、端午节,诗人们惺惺相惜
12、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13、在广大诗友的积极参与下
14、又一个需纪念与沉思的日子
15、——宋 刘克庄《乙卯端午》其一
16、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17、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18、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乙卯重五诗(宋)陆游
19、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20、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
二、端午节的诗配画怎么画
1、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2、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3、老年人新冠疫苗及18岁以上人群加强针接种,赶紧打!
4、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5、——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6、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明代·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7、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9、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0、熬出汨罗江上,无数浪花的斑驳
11、书友们诵读诗歌,纪念先贤的同时,还能重温古典文化中的诗词之美。
12、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1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14、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15、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16、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17、端午节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从古到今屈原的冤魂不散,楚国的风俗至今仍存。闲暇的日子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哪觉得其中的忧愁。
18、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20、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三、端午节的诗朗诵
1、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宋)陈与义
2、《五日(选一)》(明•陈子龙)
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译文我刚刚从莲城踏青回来,只在家置备了菖蒲、竹叶青酒,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过端午了。我明知屈原不是沉溺在我们的瓯江,何必要劳民伤财以如此豪华的龙舟竞渡来凭吊屈原呢?午日观竞渡边贡〔明代〕
4、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端午节时写的一首诗词。此时已是仲夏,盐梅佐酒,与众人共饮。祝百姓们越来越好,众大臣共同辅佐创造昌明的社会,如果大家都这么忠贞不那么后世子孙一定会福泽绵延。
5、一个圣洁的,美丽的灵魂
6、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7、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准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8、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9、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10、和你独饮几杯微醉。我们向四周问好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