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关于咏史的诗句(精选文案65句)

一、咏史的诗句

1、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在那朝廷重心扶持、富庶而繁华的江南,无限的恩恩怨怨,都积聚在上流社会那些沽名钓誉之徒的心中。有钱的人和有权的人相互勾结,欺上瞒下,中饱私囊。那些做粉饰太平及淫辞秽赋的无聊文人,和那些只会跳舞唱歌的女人,被吹捧得高尚。很多人因为害怕说错话而招致文字狱之类的灾祸,尽量避免参加各种聚会,仅仅做一些混饭吃的文章。秦末时参与推翻暴秦而后自杀的田横那五百人,现在在什么地方呢?难道刘邦真的会兑现诏安的许诺把他们每一个人都分封为诸侯吗?

3、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梁甫吟》两汉佚名

4、吴松江畔,对烟波浩渺,相忘鸥鸟。日日篮舆湖上路,十里珠帘惊笑。高下楼台,浅深溪坞,著此香山老。辋川图上,好风吹梦曾到。不用金谷繁华,碧城修竹,自比封君号。万壑千岩天付与,一洗寒酸郊岛。霖雨方思,烟尘未扫,合挽三江倒。功成名遂,却来依旧华表。

5、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6、时时强笑意索寞。知郎本来无岁寒,几回掩泪看花落。

7、怀古咏史诗的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o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有用典的,如《念奴娇o赤壁怀古》。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

8、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9、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10、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11、秦川寒食盛繁华,游子春来不见家。

12、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13、南花开蕊早,北草尚萧条。

14、这就涉及到诗人的文人气节和爱国情怀的话题。这也是为何堂堂八尺男儿也很少吟出这样光华四射的《绝句》的原因。其实,也正是诗人在亲眼目睹到身边的男人们,在国难当头时的一些“不男人”的行为,才让这位“千古第一才女”发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万古感慨!

15、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16、如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7、紫鲜林笋嫩,红润园桃熟。

1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登幽州台歌》唐代陈子昂

19、班固《咏史》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20、作者的情感态度:(同病相怜型)诗人借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表达对其的称颂、崇敬、仰慕之情,同时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借此抒发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二、关于咏史的诗句

1、释义:世间的事必定会有大改变,昔日的豪华府第,只见几棵青松。

2、本期汉代金吾婿,误嫁长安游侠儿。

3、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4、重檐飞峻,丽彩横空,繁华壮观都城。云母屏开八面,人在青冥。凭栏瑞烟深处,望皇居、遥识蓬瀛。回环阁道,五花相斗,压尽旗亭。歌酒长春不夜,金翠照罗绮,笑语盈盈。陆海人山辐辏,万国欢声。登临四时总好,况花朝、月白风清。丰年乐,岁熙熙、且醉太平。

5、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6、而我们,在这种人生姿态中,读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爱国情怀;也读到了女诗人巾帼更胜须眉的凛然气概;更让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无穷(情)的陶冶!

7、(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8、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9、咏史怀古诗歌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极力铺垫;后议论抒情,点明主旨。还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留有充分想象发挥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

10、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1、古诗惜昼短,劝我令秉烛。

12、成坏由来几古今,乾坤但可着山泽。

13、巷南巷北闻锻声,舍后舍前唯月色。

14、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5、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16、这首诗描写台城附近的景色,由六朝故地联想到唐末时势,不禁生出吊古伤时之情。

17、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8、渭城桥头酒新熟,金鞍白马谁家宿。

19、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20、东周列国志(共108回)

三、咏史的诗句有哪些

1、三时出望无消息,一去那知行近远?

2、⒉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3、《诉衷情·当年觅封侯》陆游·宋当年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4、题为《咏史》,实则伤时,感慨当时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他们或依附权门,窃踞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结句才接触史事,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深刻而又辛辣地把对“名流”的揭露提高到对清王朝统治的批判上,鞭挞了当时整个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

5、金张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6、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7、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8、我来给你说,参考:《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宋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9、谁知难阻游人扰,莫羡王侯敛万钱。

10、三言二拍·喻世明言(共40卷)

11、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12、尾联作者锋芒所向是玩弄士人于股掌之间的高统治层。从刘邦假惺惺的、不可能兑现的封侯许诺,到李世民“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的洋洋得意,再到朱元璋“寰中士夫不为君用”即“自外其教”,应“诛其身而没其家”的酷法,再到清初以来不绝如缕的文字狱案,谙熟史事的龚自珍深悉底里,于是借田横的故事告诫世人不要轻信清政府的怀柔政策。借这一历史故事,揭露了清政府对士人采取的思想压制和笼络政策的欺骗性。他们才是造就这些“黑幕”的总后台。作者真正可贵的思考就蕴藏在后这一问中。

13、《咏史》诗人:班固朝代:汉代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14、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

15、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16、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②。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③。

17、②或是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18、如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19、(赏析)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他登上岘山,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着,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相吻合。“烟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全诗借古抒怀,感情深沉。

20、尽除鞑虏九州新,刀利杀贪十万人。

四、咏史的诗句经典

1、〔三国战乱〕孙策死后,黄祖又经常侵扰西塞山,孙权也三次征伐黄祖,使西塞山狼烟不断。吴人设置“铁锁横江”重点把守。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冬,晋倾举国之兵分道伐吴,晋将军王睿、唐彬浮江东下,激战西塞山后东下建业,“受皓之降”。三国分立局面终结。

2、长江之上,细雨霏霏,长江岸边,青草萋萋,这是一幅朦胧幽约的江城春景,然而,也正因这种幽约如梦幻般的景境,容易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和伤感,诗人自然由六朝宫城故地生出感想。六代繁华,如今好象梦一般地消失了,鸟儿似乎也在为此而悲鸣,但又有什么用处呢,只是“空啼”而已。在诗人这样的感情投注下,自然界的景物也都带有了感情色彩。然而,鸟既有情,草、柳却无情,江草依旧萋萋而生,而台城上的柳树更是为无情,在春雨滋润之下,繁盛而茂密,枝叶浓绿,延绵着十里长堤,犹如绿色的烟雾笼罩着一样,它一点也不为六朝的灭亡而哀伤,反而越长越茂盛。如此写植物无情,实则反衬自己多情,诗人目睹唐王朝将亡之势,不禁悲从中来,引古伤时,感情表达得极为深沉。全诗无句不佳,故成绝唱。

3、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燕昭王》唐代陈子昂

4、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5、天锡禹圭尧瑞,君王受厘,未央宫殿。三五庆元宵,扫春寒、花外蕙风轻扇。龙阙前瞻,凤楼背耸,中有鳌峰见。渐紫宙、星河晚。放桂华浮动,金莲开遍。御帘卷。须臾万乐喧天,群仙扶辇。云间,都人望天表,正仙葩竞插,异香飘散。春宵苦长短。指花阴,愁听漏传银箭。京国繁华,太平盛事,野老何因见。但时效华封祝,愿岁岁闻道,金舆游宴。暗魂断。天涯望极长安远。

上一篇上一篇:忙里偷闲的诗句, 形容忙里偷闲的句子(精选文案93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