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昔吴起出遇故人
1、B.唐僧师徒路过比丘国,发现国王被妖魔所缠,身染重病。昏庸的国王听信妖言,要用一千多个男孩的心肝做药引。
2、C.鄙薄(bǐ)蓦然(mù)蹒跚(pán)惊慌失措(cuò)
3、B.坍塌(dān)干涸(hé)缥缈(miǎo)哄堂大笑(hōng)
4、 信:讲诚信,守信。(动词)
5、吴起的守信体现了他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告诉人们要以诚待人。小信诚则大信立,要想统治别人,要从自己做起。可以从中悟出一个成语:言而有信(说过的话一定遵守,有信用)。
6、(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7、注释①负:背。②薪:柴。③释:放下。④藉:垫衬;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⑤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⑥顾州纲纪: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州纪纲,州府的主簿。纲纪:随从人员。⑦群下:部下,属员。⑧咸:都。⑨实:事实,真实的。⑩伏:通“服”,文中指趴在地上认罪。遣:派,此处指打发。
8、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熙熙如也。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鬣,又磔磔然,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士怒,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9、昔吴起出遇故人②,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龙门子凝道记》)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10、①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11、从容不迫,不慌不忙。
12、(甲)文主要表现元方的特点。
13、②起曰:“待公而食。”
14、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归休: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6、写出“笃定”的意思。(2分)
17、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删掉“具体”)
18、弟弟半信半疑,其他的同学也很好奇,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的身影。
1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20、处世无奇但率真,城府越深,算计越多,一言一行,都要时刻扮演,岂不太累了吗?
二、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交代了什么
1、本文记叙了哪两件事?(4分)
2、先前(有一次)吴起出门,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就让他留宿在自己家里并给他食物吃。
3、A.不怨天,不尤人。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4、“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3分)
5、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6、注①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②昔:从前。③止:留住。④求:寻找。⑤俟(sì):等待。⑥为:坚守。
7、C.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走。在宝象国,唐僧被黄袍怪施了法术,不得脱身。
8、欲长期自动接收翰墨兰亭艺术馆
9、1哪个字有点啊?2D其他的都是代词。3哪句?说话算话,诚实守信。把译文给你好了: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10、冲刺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点拨,必考内容,助你成绩+10
11、译文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老友说:“好。”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2、(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3、(3)读过《囊萤夜读》《铁杵成针》这两个故事,我们明白了的道理。
14、示例:气势磅礴(慷慨豪迈、踌躇满志等)
15、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1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18、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写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他不禁要歌唱起来,所以要读得高昂些。
19、(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20、弱者抚之以仁,通过甲、乙两文,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三、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1、(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示例:这句话不仅收束全文,还以美景衬温情,烘托出亲情的可贵,传递出祖孙之间的心意相连的深厚情感。
3、你的父亲在太丘任职,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做到这点的?(用文中原话)
4、(13)祖母抬起头,眼睛里滚动着泪花。那些天,祖母一声声小狗子喊着,我一声声脆脆地答应着。病房里,有了一种明媚和喜悦。
5、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6、原文: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翻译: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7、(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
8、(1)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2)吴起坚守信用,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问题已解决记的采纳,点击右下采纳。
9、这里的菊花可真多,不仅色彩各异,而且千姿百态。它们有的像开屏的孔雀,有的像满天的繁星,有的像美丽的卷发。
10、默写卢纶的《塞下曲》。(4分)
11、“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2分)
12、(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4、观察上图,根据你阅读本诗的体验,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你看到上图的感受。(2分)
15、(12)我脆脆地答应了一声。祖母一下伏在我的床前,轻轻抽泣起来。我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说:“这个小名真好听,您以后能天天喊我的小名吗?”
16、①语言描写②心理描写③外貌描写④动作描写⑤神态描写
17、〔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19、A.坚毅信心十足赏心悦目
20、(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大的感受是什么?(4分)
四、昔吴起出遇故人全文翻译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陈太丘与友期行指出乙文中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解释下列词语
3、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了。在医院包扎处理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4、①儿时祖母到学校给“我”送伞,因为喊“我”的小名而遭到“我”的斥责;②“我”生病,祖母去医院照顾“我”,“我”让她再喊“我”的小名。
5、C天又雨,公将焉之雨——D是日,饮酒乐是——
6、《笠翁对韵》(朗诵视频+全文完整版)
7、关注后回复消息“七单元”
8、诺:好,表示赞同
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10、文段理解。(5分)
11、A.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端正了学习的目的。
12、示例:吃饭时,父亲给我夹菜。下雨时,父亲到学校送雨伞,在校门口等我的身影。
13、A点拨:正确修改应为将“努力改正”与“随时发现”调换位置。
14、(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5、 返而御:你先回去等我。
1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7、为父亲爱子之行为而感动,为自己不理解父亲的心意而内疚、后悔。
18、之:代词,指“老朋友”
19、(9)看着祖母在床前,我突然说了声:“祖母,您再喊我一声我的小名好吗?”
20、第②段中,后一句话“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五、昔吴起出遇故人文言文翻译
1、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2、如何怎样理解“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4分)
3、弟子规(全)音频+视频+注释+图文精美版
4、没加点。求,请。方,才。恐,唯恐。欲,打算,希望。D故人到了晚上还没有来,吴起也就没吃,继续等待。讲求信用。言出必践。
5、找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弟弟动作的句子,画上“”。弟弟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4分)
6、(3)回到家,我淋了一身的雨,还在生祖母的气。过了很长时间,祖母才一身泥水一瘸一拐地回来了。她一进门,就急切地喊着我的小名,看到我回来了,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后不管下多大的雨,都不准到学校给我送伞,更不准在外面喊我的小名。”祖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我听她没有声音,抬头看了她一眼,发现祖母脑后的发髻全散了,脸上还有几道血印……
7、人有负盐与负薪者,二人同释重担,息树阴下。少时,且行,二人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肩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其群下曰:“拷此羊皮可知主乎?”群下咸无对者。惠遣争者出,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惠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服罪。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9、(5)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一天,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突然,房门被推开了,只见门口映出祖母的一张脸。祖母已是九十高龄的人了,我吓了一大跳,祖母怎么来了!
10、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1、③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12、原文: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13、B.沐浴倜傥花团锦簇截然不同
14、①表达了“我”对当年做法的忏悔;②表达了“我”对亲情的渴望与尊重。
15、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16、表达与交流(30分)
17、译文有背着盐的和背着柴的人,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回头看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看见(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背柴的人于是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18、(8)我发现,祖母每天在我床前忙忙碌碌,跟我说话,只喊我“你”,或者“哎”,却从没有喊过我的小名。我忽然想起,那年祖母在学校喊我小名的事,被我恼怒地斥责了,她一定还没有忘记。不知怎的,我心里竟迫切地希望祖母能喊我一声小名。
19、《朱子治家格言》(朗诵视频+注音+译文完整版)
20、昔吴起出遇故人②,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选自《龙门子凝道记》)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吴起说:“(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老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六、昔吴起出遇故人
1、B.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和一顶帽子。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3、BCDB
4、“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一句中的“恐”的意思是()(3分)
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6、 故:旧的,原来的。
7、D.唐僧师徒来到五庄观。悟空在师弟怂恿下去偷人参果,被道童辱骂,悟空一怒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观主返回后将师徒众人囚禁,悟空四处寻访医树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