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说说网

孙权劝学翻译简短50字(精选文案131句)

一、孙权劝学翻译

1、觅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2、孙权劝学翻译:孙权劝吕蒙读书学习,吕蒙推辞说军务繁忙,孙权说,不是让你做博士。于是吕蒙开始读书学习,长进很大。

3、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4、涉猎:粗略地阅读。

5、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浏览,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一样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于是吕蒙开始学习。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鲁肃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县的吕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天,就应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一道理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6、屯田地区分布很广,屯田的军民多少不等,皖城的屯田基地有屯兵数千家,而毗陵的屯田民则有男女数万口。东吴屯田的规模可观,且多用牛耕,耕作技术也较先进。

7、出处:《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zuǎn)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

8、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

9、明确:“何……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10、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泛指多天。②即:就。③更:重新。④刮目:擦拭眼睛。⑤相待:看待。⑥何:为什么。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⑨遂:于是,就。⑩拜:拜访,拜见。⑪别:告别。

11、(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2、(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

13、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14、当涂:同“途”,当道,当权。古今异义词。

15、吕蒙:坦诚、豪爽、知过能改、肯于努力学习、能听取意见;

16、解释下面句子中的黑体词。

17、孰若:谁比得上。孰,谁。若,想、比得上。

18、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在吴下时的没有文学的阿蒙。

19、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20、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二、孙权劝学翻译简短50字

1、精品学习资料:(上下滑动查看)

2、(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3、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4、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5、孙权:爱惜人才,好学,关爱部下,善劝;

6、邪(yé):通“耶”,语气词。

7、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https://www.renjiaoshe.com/bubianxiaoxueyuwen/

9、该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0、《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历时19年完成。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11、就:靠近,接近,这里指从事的意思。

12、(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13、(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14、(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5、https://www.renjiaoshe.com/gaozhongwuli/

16、部编初中语文教学资源网

1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8、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3)

19、当涂:当道、当权。

20、该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通篇主要记录了人物的几次对白,却生动刻画出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孙权劝学翻译文言文

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2、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3、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

4、炳烛之明》出自汉·刘向《说苑》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欲学,恐已暮’。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日:‘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本文说的是师旷劝晋平公学习。与孙权劝学相似

5、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6、词语翻译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7、《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8、①及:到,等到。②过:经过。③论议:讨论,评议。④惊:惊奇。⑤才略:才干和谋略。⑥非复:不再是。复,再。

9、https://www.renjiaoshe.com/chuzhonglishi/

10、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1、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12、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⑪见:了解。⑫往事:指历史。⑬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⑭孰:谁。⑮若:比得上。

13、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14、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资源网

15、明确: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16、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17、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18、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19、部编初中政治教学资源网

20、孙权劝学题目的意思是孙权规劝吕蒙要多读书,增长见识。吕蒙是孙权手下大将,年少时没有读过多少书,主公孙权就规劝他多读书,吕蒙就虚心接受劝告,坚持读书,后来,进步很快,鲁肃都惊讶于他的变化,赞美吕蒙已经是“非吴下阿蒙”!

四、孙权劝学翻译简短100字

1、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2、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4、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5、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6、孙权为人节俭。虽然称帝迁都建业,不建新宫殿因陋就简沿用旧将军府寺为宫,至赤乌十年(247)腐朽损坏后仍仅以武昌宫加以重建,可见其爱惜民力。

7、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8、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9、但:只,只是。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10、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少”(与常见的“多”的解释不同)。

11、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辞?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当初,又有谁能比得上我呢:“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的吗。”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可以不学习。孙权说,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了解历史罢了,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我经常读书!”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孙权对吕蒙说,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读书人分别多日,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鲁肃)惊讶地说,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吕蒙说

12、(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13、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录于《司马文正公集》中。

14、https://www.renjiaoshe.com/gaozhongyingyu/

15、(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佛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16、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7、初:当初,起初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今:现在掌事:掌管政事以:用因为为:当,作为但当:应当言;说熟若:哪能,怎么能比得上以为:感到感觉即:就何:为什么遂:于是,就而;表承接,然后还真麻烦记得采纳哟

18、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19、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20、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五、孙权劝学翻译和原文

1、https://www.renjiaoshe.com/chuzhongshengwu/

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注释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天下大事。鲁肃吃惊地说:“以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天,就应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你为什么这么晚才看明白这件事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7、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9、才略:才干和谋略。

10、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11、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12、吕蒙学有所成,课文直接表现这一点没有?是怎样表明的?

13、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14、荀子劝学是通过介绍学习的重要性和一些方法,是从教育普及化方面来说,也就是人应该用学习来完善自身,活到老学到老;而孙权劝学则是为了更好的应用自己的能力,而去辅助学习其他知识,达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适应工作。用一个比喻就是,荀子给我们推荐的是什么都可以学,算是公共课程;而孙权推荐的则是与专业相关的拓展课程。

15、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16、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

1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18、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9、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0、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六、孙权劝学翻译

1、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孙权劝学后写了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及交往,作用是写孙权劝学的效果,用吕蒙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3、(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4、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5、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6、(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7、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8、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9、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11、https://www.renjiaoshe.com/bubianchuzhongzhengzhi/

1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13、明确: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14、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15、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6、鲁肃为什么会对吕蒙“刮目相待”?

17、https://www.renjiaoshe.com/chuzhongzhengzhi/

18、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9、https://www.renjiaoshe.com/bubianchuzhongyuwen/

20、吕蒙:东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人

1、人教版高中物理教学资源网

2、而:连词,表顺承关系。

3、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4、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精彩之处。

5、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6、及:到了…的时候。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8、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9、A。迟,晚B。怎么C。再次,重新D。到……的时候

10、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上一篇上一篇:陈涉世家翻译图片(精选文案106句)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