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明时节的诗词
1、试着登上超然台眺望,护城河内春水半满,满城处处春花明艳。
2、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
3、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是一年当中美好的时节。
4、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5、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6、首先“牧童遥指”很有画面感。
7、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8、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9、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10、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11、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2、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3、诗人的清明佳节,与平常并无不同。
1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5、烟雨濛濛,所以心绪凄迷。
16、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17、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18、但此时的苏轼却远在他乡,欲归而不得。
19、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20、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二、清明时节诗词古诗
1、借问酒家何处有,
2、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3、到了清明节这一天,又要钻木取火,所以叫“新火”。
4、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5、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6、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7、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
8、清明,让我们缅怀过去,不忘先人,这是一个感恩的节日。
9、所以,苏轼的愁是乡愁。
10、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11、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
12、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13、你有没有觉得,“趁”字里天然就有一种轻快、豁达。
14、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15、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16、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7、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18、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19、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20、(23)清明二绝·其一
三、古诗三百首清明时节
1、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
2、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这首诗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情景。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3、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4、(40)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5、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出自于:孟浩然《清明即事》
6、《岁时百问》解释清明一词的由来:
7、拔河早期叫“牵钩”或“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
8、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9、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10、拟人是因为有情,有情则万物皆有生命。
11、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等风俗。后来寒食节的祭祖等习俗与清明节合并,寒食节渐渐被人们遗忘。到现代,很多人只知“清明节”,不知“寒食节”之名了。
12、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13、(答案)(小题1)C(小题2)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雨季开始早)、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秦岭山脉。(小题2)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肥力低下,河流众多,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有我国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甜菜是北方农作物。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的谚语对应的地区、秦岭以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的谚语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谚语对应的地区、秦岭以南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知识的掌握情况。
14、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15、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16、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17、那么多关于清明节的诗,为什么就这一首这么脍炙人口呢?
18、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19、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20、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四、清明古诗词100首
1、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2、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3、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4、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5、这一天,人们顶着毛毛细雨,带着果品,去祭奠亲人。
6、清明节本身也是朋友兄弟都回家团聚的一天,作者描写了当天邀请朋友团聚的景象,前面两句的热闹,天气晴朗,柳絮纷飞,的有烟火气,不过到了后又透露出无奈和悲伤,作者想起了另外两位贤人,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7、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8、——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艺术——
9、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10、儿时一双粗糙手,伴我度过春和秋。百般疼爱心尖肉,不知自己白了头。年轻拉扯儿女大,老来孙儿骑上头。苍天真也吝时间,孙儿只有泪心流。
11、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秋天淅淅沥沥的雨则多是稀疏的雨线。
13、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1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15、寒食后就是清明,本当返乡扫墓。
16、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17、“无花无酒”,说明“有花有酒”才是常态。
18、萧然并不是苦闷,而是一种平静和恬淡。
19、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
20、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五、清明时节的诗词朗诵
1、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2、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3、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4、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5、(20)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6、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